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九十章 决定性战役 (第1/3页)
印度海峡的争夺战,随着双方空中实力的对比,而从9月24日起发生了倾向转变。由于第一舰队的后援部队未能及时赶上当日的帝国联合舰队海空攻击,因此战火随即燃烧到印度海峡的滩头战场。
在连续三天的超大规模机甲大混战中,兵力与资源明显不足与对抗帝国联合舰队的第一舰队,终于逐渐败退。负责反冲击攻击的一千多艘主力战舰,被帝国海空联军击退后,第一舰队的水面舰艇随后退守至马六甲海峡,准备待机反攻。
而失去水面舰队的强力支援后,印度海峡的第一舰队立刻出现防守空白。奥丁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在损失二千多艘主力战舰的前提下,最终施行了海陆战。随后75万陆地兵力的加入,再加上空中兵力的明显优势,一尺一寸的阵地争夺战也爆发了。
34万第一舰队守军,在对面近两百万的三军全面攻击下,死守海峡四方每一寸土地与天空。寸步不让的争夺战持续的维持了五天,当印度海峡所有地面军事目标被彻底摧毁后,李伟奇不得不带领剩存的17万大军节节后退。
在此战中,李伟奇的失败,不是错在军事的指挥失误,而是错在指挥官运用上的失误,他不该任命胆小怕事的海军中将,作为水面舰队能力的指挥官。因第一舰队水面舰队的违领撤退,才是李伟奇彻底输掉这场战斗的关键因素。
战后,虽然负责第三批次支援的费力少将,主动承认支援不力的失误罪状,可李伟奇还是无法忘记让自己输掉整场战役的最终祸首。返回月球根据地的李伟奇,当着钟飞大元帅与数十个将军前,果断的枪杀了那名在印度海峡战役中,率领水面舰队违令撤退的海军中将。
经过那次事件后,往后所有归属李伟奇指挥的部队指挥官们,再也没出现过类似违令的事件,从而让李伟奇在随后的一系列战斗中总压着奥丁来打。被夙敌李伟奇多次往死里打的奥丁,他却不知道为何每次与李伟奇对战时,在自己明明战败撤退的前提,李伟奇总是要追杀一路才甘心。如果让他知道是因为在第一次交手时,一个敌对指挥官临战退缩而造就的后果,估计打死奥丁,他也会在当时下令全歼敌对部队的命令。
(跑题了,呵呵!)
印度海峡战役的获胜,彻底的鼓舞着帝国联合舰队,一口作气攻陷马六甲海峡的最终战略目标。随着士气全面高昂的因素,奥丁从容的发起了结束地球战场的世纪总攻击。顺利攻陷印度海峡当天后,奥丁立刻命令陆军分左右两路,沿着印度海峡杀向上游的马六甲海峡。
83万的地面大军,在一万一千多架战斗机与战斗机甲及六千多架陆地机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