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野餐 (第3/3页)
大檐帽,脚穿一双白sè凉鞋,和风吹着她那金黄的长发,望着徐风的明亮眼睛,让在车上一直盯着路看没怎么仔细主意苏珊的徐风不由愣了一愣,
等徐风坐下,接过苏珊递来的装着可乐塑料杯,说了声谢谢。苏珊则浅浅的一笑。
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stoa的雍容而华贵,优雅而从容的声音,让人不由迷失在他们的音乐里。看着远处的青山,苏珊问道:“看过《悬崖上的野餐》这部电影吗?大家”
大卫点头说道:“看过,彼得#8226;韦尔 (peter weir)的片子,很经典。”
杨致远喝着可乐说道:“嗯,我也看过,我最喜欢他《证人》,对美国文化的理解与揣摩非常到位。”
秋子则说道:“我则喜欢他的《绿卡》,虽然是一部不是很现实的爱情片。”
徐风耸了耸肩膀说道,“我口味怪点,喜欢他的《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绝对是悲剧电影中的经典。”
苏珊连连点头说道:“《死亡诗社》里,基顿先生的新颖的诗学课程,让我很受感触。他用很形象的行为来表达抽象的理论,比如让学生站在桌子上,来说明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世界就会不一样;用自己的步伐走出真实的自己,在真实的基础上,需要走的与别人不同,因为用平庸的大众的眼光,看到的任何的世界都是一样的。”
徐风温柔的目光看着正在说话苏珊,觉得这一刻的苏珊是那样的美。
和煦的阳光透过树枝照在地上只有那点点亮光,伴着美丽动听的音乐,5人探讨着音乐文学电影,是那么的和谐。
徐风喝了一口可乐,望着不远处的静静的流淌的小河说道:“致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熟悉不?”
杨致远正吃着秋子带来的提盒里面装的食物,边吃边说道:“当然熟悉了,我小时候也练过书法的。怎么了?”
“那么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流觞曲水,知道什么意思吗?”徐风把玩着手里装可乐的塑料杯子问道。
停下吃东西的杨致远挠了下脑门,想了想说道:“嘿,你们知道的,我10岁就到美国开始英语了,国文肯定不行的。徐风,知道你国文好,就不要卖关子了,给我们说说吧。”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身就是一篇描述一群文人去野餐而写的序,所以那句‘流觞曲水’就是一帮文人在外面野餐,沿溪水而坐,把酒杯盛酒放在水里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饮酒。”徐风微笑的又比划着说道“中国古代的酒杯,和现代人用的是不同的,晋朝的时候,是一种浅浅的边沿的小碗,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
众人不由夸赞徐风说的好。苏珊更是伸出右手轻轻的握住了徐风的手,徐风的脸霎时就红了。
(补充说明,可能大家对彼得#8226;韦尔早期的电影不熟悉,但是他93年之后的2部电影大家肯定熟悉,分别是《楚门的世界》和《怒海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