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遭遇失业 (第2/3页)
打自己的主意了。
收集破陶器花了几天时间,因为大家要首先完成每天的工作,再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城中各个垃圾堆里找那些东西。
虽然李小丫没钱在屋顶围墙上安装铁丝网,但她还是用破陶片在屋顶上筑起一道防线,用湿泥与陶片混合在一起糊在墙头屋顶上,并尽量使每一片陶片都尖角朝上的立着,要是有人真的想徒手爬屋顶或者翻墙进来,一定会被扎得很疼。
李小丫知道这个时代的小偷们还没有养成作案时戴手套的习惯。
这样李小丫为了防盗设置了三道防线,铺在房门口的那些细碎陶片为了不妨碍白天大家的行动,起床后就全部扫起来集中放到院子角落,晚上入睡前再仔细地铺在各个房门口,李小丫的卧房内外是重中之重,她的窗下、厅堂外以及卧房外都铺有陶瓷碎片,厅堂门上每天晚上放一盆水,而李小丫的枕头下垫着她买的那把小刀。
李小丫一众人严正以待的继续生活了快一个月,等来了小偷的第二次光顾,趁半夜翻墙,结果被那些尖锐的陶片划破了手掌,直接一声惨呼摔下墙头,等到被惊醒的众人跑出去查看时,小偷已经跑没了影,只在墙根下留下了一点新鲜的血迹。
天亮后,李小丫故意让大家把消息传出去,同样饱受小偷强盗骚扰的周边邻居纷纷上门讨教经验,然后就去武装自己的屋子,于是城中当垃圾扔的破陶器和破瓷器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春天结束夏天到来,城防水军的战船天天出海,但没有带回来能安慰人的好消息,海盗抢劫过往船只的消息反倒接二连三,而且屠村案依然时有发生,失去家园的幸存者以及为了躲避海盗不得不放弃家园的城外百姓涌入滨州城,干活的少了,吃饭的却多了,城市无法供应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相关物资,市场做出正常反应,城中物价一涨再涨,在各处粥站外排队的队伍一天比一天长。
李小丫敏锐发现现在排队领粥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粥站每次发放的粥还是那么多,有时队伍都没走完粥站就已经发完了全部的粥,没排到的人当然只有饿肚子了。
李小丫他们住得离粥站近,每次都比较早出门去排队,尚未碰到这倒霉事,但他们见别人碰到过,加之各个人群扎堆的地方又是各种八卦新闻故事消息的集散地,啥消息都听得到,类似的这种事听得多了,再加上城中人口快把城市撑爆的现实,李小丫觉得不能再靠粥站的粥当主食了,得自己买米做饭了。
李小丫把她的想法告诉给手下孩子们,大家乱糟糟地议论了一番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自己买米做饭,哪怕现在米价再高,也比在粥站门口站到腿发酸却没得到一碗粥的强。
穷人受涨价的影响最大,一旦决定自己买米做饭,柴米油盐上的开销立刻几倍翻番,米是最大的支出,干体力活的二十多口人,早中晚三顿下来一天吃的米就不是小数,接送一次货赚的钱以前还能轻松应付生活,现在除了吃饭,都不敢随意添置东西,能否攒够钱好过冬李小丫自己心里都没底。
为了省钱,李小丫只能买劣质米,另外还有各种杂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