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世事如棋~ (第2/3页)
帮助太祖皇帝,辗转南北,成就伟业,建都应天后,太祖皇帝便封徐达为中山王,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
“有一次,太祖和徐元帅在莫愁湖畔下象棋,两人本来棋艺差不多,正是棋逢敌手,历来弈棋,各有输赢,当时太祖皇帝棋兴勃发,因此他向徐达打赌许诺,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这盘棋,朱元璋就把莫愁湖赐给他。”
“后来经过一番对弈苦战,结果,太祖皇帝还是棋差一着,被徐达胜了,太祖果然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此建一座豪华的亭楼,名曰:‘胜棋楼’,这就是这楼的来历。真是皇恩浩荡,扬名于世。”
“可是徐达因战功显赫,历来认为自己建国有功,时时居功骄傲,飞扬跋扈,现在弈棋,又胜了皇帝,获得赐湖建楼,认为是值得光宗耀祖的事,因此,他在‘胜棋楼’大摆宴席,大肆张扬,请他的一帮同僚文武官员喝酒祝贺,席间,酒醉饭饱,少不了吟诗撰对取乐。”
“一个大臣就莫愁湖吟了一联。诗曰:‘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残棋一局,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此联既点缀了莫愁湖的美景,又蕴含明太祖弈棋输于中山王徐达的典故。”
“轮到刘伯温吟诗,刘伯温看见徐达这样居功骄傲,感到危险,有意点拨他,看见厅堂挂有一幅‘龙吟虎啸图’古画,就触景生情,说:‘徐老弟,我这里撰一上联,请你撰答下联,若你答得好,我就喝酒,若你答得不好,就加倍罚酒如何?’徐达高兴地说:‘请军师赐教!’刘伯温就撰了上联,联曰:‘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到徐达答下联,他也是触景生情,看见厅堂上有一幅‘龙吟虎啸图’,他认为自己南征北战,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业,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于是,灵机一动,也随口浪声吟道:‘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席上,有一位不知道名姓的道长见其对得不错,对联以画幅对棋子,造语既有清意,又不悖事理,徐达戎马半生,能对出这样的好联,实是不易,但是,联中显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像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
“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徐达道:‘请仙长赐教!’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曰:‘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散席徐达走后,老道摇头对刘伯温叹息说:‘军师!你提醒他‘喝声将军!提防提防’他就是不知提防啊!’”
“刘伯温说:‘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不久,徐达果然被太祖皇帝朱元璋所杀,应了老道预言,老道在对联里,上联把‘美人’置于‘英雄’之上,下联演绎‘一子投错,满盘皆输’的棋理,暗示后来徐达被杀的事,可是徐达不明白‘兔尽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看不破官场仕寰的风云幻变,致使英雄扼腕,真是可惜啊!”
王宝儿一席话完毕,李瑟和古香君都听得入神,不过李瑟知道王宝儿就算再聪明,也说不出后面的道理来,最后几句话的语气,像极了一位博学世故的哲人,料是别人讲给她听的。
他也不说破,鼓掌说道:“哇!妹妹厉害之极,这些掌故说来,栩栩如生,又蕴含哲理,真是叫为兄刮目相看。”王宝儿听了夸奖,不禁洋洋得意。把不高兴的事情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古香君凑趣便说起李瑟吟的对联来,王宝儿听了更是欢喜,双目放光,道:“哥哥也蛮厉害哟!这样的对联,我就做不出来。”李瑟见王宝儿高兴,也就说些她喜欢的话,王宝儿吩咐下人道:“你们去把莲子羹拿来。哥哥,嫂子。你们去游湖,定见到了许多莲花,不过还没尝到莲子吧!就请尝尝吧!”
下人送来了一席的酒菜,李瑟和古香君为了哄王宝儿开心,都谈着对联谜语等王宝儿感兴趣的事情,王宝儿听了高兴之极,也是眉飞色舞,说起故事来。
她又讲起了解缙的故事,说他小时家贫,冬天也只有夏天的单衣穿,冻得瑟瑟发抖,一个老先生出上联取笑他:“夏衣冬着,小孩儿不懂春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