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内力源 (第2/3页)
、疲乏无力,只得怅然停止飞奔,改为行走。
武才扬走了片刻,就觉自己越来越是疲惫,只以为那是方才和云家三秀才的激烈交战造成,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并未在意。
此刻诸女悲伤的情绪都弱到可以微乎不计的程度,对他的干扰自然也降到可以完全不予考虑的程度。武才扬有了思索的余暇,心想:“那方丈静室,显然乃是少林方丈长日修炼的地带,是否因为如此,其实具备了某种特异气息,而这些女子,又恰好都能对其汲取?”转念又想:“她们的功法流入仙派,那少林方丈的静室,分明应属佛门。假设佛门和仙派的无形力量竟可融汇,是否足以说明,其实所谓神力,皆是同样性质?”
溯风呜呜,在没膝的大雪中勉强又走了一刻,武才扬就觉刀子般西北风刮在脸上生疼无比。起始发觉这变化,还茫然一下,接着便是愕然心惊。他下意识间体察体内情形,觉察隐隐有股旋涡般力道,在忽现忽消。思恃:“这可奇怪了。精门功法大成后,还是首次感到寒冷难忍。体内力道又是什么?”边走边静心体察。对自己越来越疲惫的情形,依然未在意。
又走片刻,已疲惫到举步艰难喘息连连的程度,但他正体会身体内变化,仍未发觉体力衰减的情形。
此刻体内旋涡般的隐约气息,已大为显著。原来那众多的旋涡般隐约气息,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泥丸、天灵、灵台、涌泉、肩井、华盖、丹田、会阴等穴道的旋涡气息,几乎已能分辨出来;一类是由双掌掌心,双足足心,下腹部、正头顶、后背肩骨正中的脊椎骨节处出现的,与穴道气息并不相同但也是旋涡的气息,亦可隐隐觉察。
这两类气息,在穴道处的旋涡气息深邃无比,不经经脉,而是此处穴道旋涡的旋速稍慢、彼方穴道就加剧速度或出现一个新穴道的隐约旋涡,但总体气息始终保持一种大范围上的均衡。而七处范围较大、相对平缓些的旋涡气息,所生出的劲力倒是漫向经脉穴道,但也是固定地向外扩散,而非寻经脉而行――就仿佛一个个不同国度,范围再大,也得受限于某种无形范围。
武才扬越是体察下去,便越是奇怪。
须知武林修行之法万万千,但大抵中土神州门派,不离穴道真气的修炼;藏密等地来源于天竺一带的流派,不离五轮七轮三轮等修炼方式。而他此刻,穴道上的气息符合中土武学修炼要决,却又不走经脉;七处非轮之轮的气息,与天竺等外域而来的修炼方式有所类通,却竟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经脉蔓延到就近穴道。可谓两者都属无法归类的行气模式。
那非轮之轮的七处大范围旋涡,其整体看似均衡,但力量总体的实质忽强忽弱,可谓盛时膏膏若汤、弱时稀薄如雾,随刻波荡无休,比之于穴道间的气息旋涡始终激荡不停,更加令人难以适应。
两者若做对比,那些大范围的旋涡,如天上风;穴道里的旋涡,如海中水。固然海中旋涡真实可辨且始终具备实质,但那天上风力旋涡之总量,却丝毫不让于海中旋涡。
正自体察,忽觉身体一软,便已跪在地上。他吃了一惊,收回思绪,极力去撑地面,却竟全身酸软的一丝力道也无,哪里能从雪地里站起?这才发觉自己体力尽丧的可怕现实。
只过片刻,艰难行走的众女便发觉有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