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 夜袭前奏 (第3/3页)
大营,从而为大军找出适当时机逃离,这可说是一种极其冒险的战术,稍不当心,不但偷袭的部队可能全军覆没,甚至大部队都有被围歼的危险。
所以为了保证转移的机密xìng,武常也算是在战前准备上下足了功夫。
其一,夜袭自然是不能带过多的粮草,但由于武常军的真正目的是长途奔袭,突围去东北,粮草问题自然是要好好处理的,所以关于应对作为重中之重的粮草问题,武常还是参照了那《孙子兵法》【最新图文版】之上的“大军未至,粮草先行”,将主要的粮草先行通过商道分批运过包围圈,同时留下少量便于携带的干粮,分给众军,以便应对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这样做可以使部队无需再行军时运输粮草辎重,大大降低了部队的可视面积,从而保障了行军安全。
其二,既然是夜袭,自然要出其不意为上。武常就巧妙地利用了连rì大雨,实行了悄无声息的计策——“人衔枚,马裹蹄”,重甲步兵足踏轻便无声的稻梗草鞋,而轻骑部队的战马蹄上都覆上三层棉布,加上雨后那湿滑松软的泥地,几乎就已经没有声响,并且所有兵士口中都含着一个小木棍,避免发出声音,真得达到了一种悄无声息之境。
就这样,浩浩五千人的部队有条不紊地以最快速度向未命山进发,力求在天亮之前能够到达未命山徜泽湖旁的据点。此时,整个部队拉成了蜿蜒的曲状,像一条尚未拉伸的棉线,又像一条正在觅食的黑身曲蟒。
此时武常脚踩马镫,跨上战马,正在一座颇有些高度的土丘之上,双眼尽力向敌方东北大营张望,他的手指不断地轻轻敲击着手中那柄跟随他多年的斩马刀,像是在心里估算着时间。
这柄斩马刀可以说是武常父亲留给武常的最重要的一件宝物(其实还留了个女人,也挺宝贵的……)乃是当年真武国王为报救命之恩,敕赐给武常父亲郑轶玮的一把利刃。
斩马刀本就是一种极其稀有的佩刀,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淬火步骤非常复杂,据说一吨多重的钢铁至多只能锻造出120千克左右的斩马刀jīng钢,绝大多数的刚才都在频繁的淬火过程之中崩裂,或者是无法成型,所以斩马刀是一种价格高昂的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所以根本无法普及。但是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秉承着jīng益求jīng原则的斩马刀,自然也有其非凡之处,不但比之普通大刀要jīng致且轻便得多,而且还具备非凡的韧xìng,与普通的重斩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斩马刀的锋利与坚韧,即使是用刀刃迎面撞上疾驰而来的马匹髌骨,也不会折断,甚至不会留下任何缺口,反而可将马的髌骨一分为二,直接从膝盖处卸下整条马腿,所以,被称为斩马刀。
而这柄斩马刀,用了真武国最jīng良的钢铁,经过了过百次淬炼,集真武国举国能工巧匠锻造多年的名刀,可谓是天下第一斩马刀。根据郑老爹所说,这把刀的名字是“鸣鸿”,继承了传说中与轩辕齐名的鸣鸿刀的名号,虽然武常始终觉得有些浮夸了,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柄堪称天下少有的利刃。
突然,武常猛地举起他手中的“鸣鸿”,威武的气势登时散发出来。
五百大面黒骑终于等来了这个时刻,所有人凝神静息,不敢有一丝懈怠。
凝重的夜sè之下,武常缓缓从刀鞘中抽出“鸣鸿”,如果此时有月光的话,近处的草坪一定也会因为这利刃的反光而沾染上一抹亮sè,一丝寒意。
“唰!”五百大面黒骑整齐划一地拉下自己的大面。武常猛地挥下锋利无比的“鸣鸿”,一瞬间,仿佛切开了风。只见一片黑压压的军队如同一支黑箭一般冲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