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双城记 (第2/3页)
援的问题,然而用飞机也存在现实的困难,第一就是名古屋缺乏航空燃油储备,运输机必须自备往返油料: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名古屋,往返就是两千公里,图12型运输机没法满载起飞,而且还可能遇上危险的掠食者——陆军的飞燕战斗机。
想要为运输机提供全程护航则更加困难:工农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米格1比斯和sb1快速轰炸机都属于前线作战飞机,带副油箱之后的活动半径勉强达到1000公里,基本没法空战了。可变后掠翼的双发重型战斗机苏7装备数量还不足,红旗太平洋舰队也没有航母。而且上述机型都没有空中加油能力。
归根结底,不论技术如何先进,工农空军终究没有设想过这样的任务,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建设。苏联的军事机器是先进而有高度针对‘性’的——要在一场世界大战中打败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军,从维斯瓦河一直打到英吉利海峡,而其中并没有大规模空运任务的任务。
不过,空军作战部‘门’的参谋们倒是有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利用工农空军具有绝对数量和技术优势的远程作战力量,先发制人,把江户政权的空军力量都摧毁在机场上。参谋们经过‘精’确的计算和模拟得出结论,要瘫痪扶桑本土的主要军用机场,只需要出动两个师的tb-3熊式轰炸机经过550架次左右的轰炸便可以达到效果,而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蒋‘玉’成对此的评价是:“放走一个辻政信,冒出一群辻政信!空军都教出了一帮什么玩意……”
将轰炸失误的可能,敌人修复机场的能力,螺旋桨飞机对简易机场的适应‘性’等等全都不算在内,单就进行大规模轰炸带来的政治影响而言,这样做也是不能接受的——对扶桑本土开战意味着极大的外‘交’被动,甚至可能导致世界大战提前爆发。对扶桑的进步力量进行援助当然也会被宣传为“**在远东的扩张”或者“实质上的侵略”,不过,即便如此,也会让列强的决策产生犹豫——因为苏联还没能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而帝国主义国家也没能做好。
最后对名古屋苏维埃的空运支援被限定在一个较小的水平上:运输机将尽量采取扶桑战斗机难以拦截的高空航线,而在名古屋当地机场则应部署防空火力和前线歼击机,以防敌人在运输机降落时偷袭。为了执行这样意义重大的国际主义任务,空军准备调集最‘精’锐的兵力兵器组建第64特别航空军,对外称国际志愿航空旅团。诺‘门’坎战役的英雄部队——第30歼击航空团也在出击之列。
————————————————分割线——————————————————
“总是打搅您实在不好意思……但是瓦莲娜同志,这个事情只能拜托您了!”
三菱长崎造船厂的造舰工程师田村方彦毕恭毕敬地向瓦莲娜一再央告,后者就算面皮上还是一副严肃冷淡的样子,却已经对这种东方式的执着感到吃不消了。然而自己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在长崎苏维埃,她不过是个志愿参战的狙击排长,实在搞不清楚能够用什么方式帮到田村方彦。
“我尽力而为。”她简短而谨慎地回答。
“您看,现在扶桑的工人可能听不进去我说话,但是,但是如果是您的意见,他们也许会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