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世事真若一局棋 (第2/3页)
豺狼”啊····岛田繁太郎有点明白过来了——的确,这正像是她的风格,虽然按照海军的标准,这是个令人头疼的人物,至少这一会她多少能为海军的权益做些贡献,也算难得了吧····
可是东条英机又开了腔:
“另外,在下还有一事想要提醒阁下。”
岛田繁太郎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了:“哦?还有什么?·····”
“值此国难之际,阴谋颠覆皇国的赤色分子,似乎又蠢蠢欲动的样子。”东条英机说道,“在下的建议是让海军方面早作准备——大阪可能爆发赤色暴动,决不可不防!!”
——————————————分割线————————————————————
“这哪里是要暴动的模样嘛······”
扶桑海军联合舰队第二舰队1的司令长官近藤信竹中将用望远镜凝视着夜色中宁静安详的大阪港口,嘴里自言自语道。近藤自己就是大阪人,对于眼前的这座城市他是很有感情的,也难怪他对着军令部长伏见宫保证“红脑壳想在大阪搞事,先过我近藤这一关!”
····但是万一红脑壳真在大阪闹起来了呢?自己难道要用舰炮轰击出身的故乡吗?——一想到这里,近藤信竹就禁不住有点沮丧。
万幸的是,现在夜色中的大阪还没有一点躁动起来的迹象——它正如往常一样,平静而喧闹。那是当然的啊——东京也许会被几个躁动的陆军马粪搅得鸡犬不宁,但是大阪根本就不是那种浪费时间的地方嘛!····
虽说如此——但是他麾下的第二舰队还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与艨艟云集的第一舰队不同,第二舰队是以巡洋舰为主力的高速游击舰队,在扶桑海军的对米作战想定中,第一舰队负责的是——如果可能的话——联合英吉利远东舰队与米太平洋舰队展开决战,而第二舰队则是负责夜战袭扰,削减米海军实力的。归根结底,以扶桑的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打造出匹敌米拉都的战列舰队,目前维持的主力舰阵容已经让经济濒临崩溃了,想要进一步增加战力就只能靠便宜一些的巡洋舰来以小搏大。
第二舰队最大的火炮口径是旗舰伊吹号重巡洋舰上面的203毫米双联主炮,眼下在旗舰的主炮塔里面,炮术官兵们正在忙着准备弹药。一个看上去有些懵懂的水兵还在问:
“是用通常弹吗?真是用通常弹吗?用零式通常弹还是三式通常弹?······”
结果就是被老兵狠狠地敲了一个栗凿:
“八嘎!用什么三式通常弹——你想把大阪变成火炎地狱吗?”
尽管东条英机保证说:这是来自辻政信的情报,绝对可靠····但是宪兵那帮家伙到底在干些什么,有谁说得准呢?要是他们的工作真有那么可靠,红脑壳就不会猖獗到现在这个地步了——也许这次到头来不过虚惊一场呢?·····
“大阪不会有事的。”近藤信竹这样断言道。
“报告!”这个时候却传来了这样的消息:
“驱逐舰雪风报告:水下发现异动,似乎有不明潜舰活动!”
雪风号不久前刚刚经过改造,安装了由英国技术仿制而成的九三式水中探信仪(主动声呐),因此也就拥有了出类拔萃的对潜侦测能力,不过在那个年代,“出类拔萃”的对潜侦测能力也就是那么回事而已。而且声呐器材本就不像雷达那样精确,水下声响环境复杂,虚警率高,何况现在还有这么多舰艇都在大阪湾活动·····
····联想到之前来自陆军的警告,也许确实有苏联潜艇活动呢?近藤信竹确认了一下眼下的夜空——冬日的凌晨3点钟乌云蔽天,一点月光也没有,但是远处大阪城市的灯光却能勉强提供一些照明,也不是完全没有潜艇发动袭击的空间·····
但是···但是居然有潜艇能潜入濑户内海···这怎么都不可能吧!毕竟大多数时间里面,柴电潜艇需要在水面航行,真正能够潜行的距离不过几百海里而已,如果这都能不被发现,扶桑海军岂不是太过没用了?濑户内海水文环境复杂,潮水很猛,并不适合低速的潜艇活动,想以水下航行状态潜入就更困难了(当时的潜艇利用蓄电池跑出来的水下极速往往不超过十节,实用的潜航速度就更低了)。雪风号的警报应该是虚警吧?····
“虽然几乎能够肯定是虚警,但也不能排除确有其事的可能!”近藤信竹最终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命令各舰注意海面!”
然而近藤信竹却没有想到,雪风号的警报并非虚警——红旗太平洋舰队的641b型潜艇(在地球上的北约代号是“探戈”)新西伯利亚共青团员号正用红彤彤的红外夜视望远镜观察着第二舰队——距离它最近的正是雪风号驱逐舰。这艘潜艇因为应用了领先于精灵世界的通气管技术和鲸型外壳,能够利用柴油机跑出17节的水下极速。
“扶桑舰队还真出动了啊·····现在中央不但能够调动红海军,连帝国主义的舰队都能调动了吗?”艇长——一个身材矮小结实的黑发姑娘——兴奋地说。
“好啦——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政委平静地打断她,“给符拉迪沃斯托克发电报汇报情况,然后撤退就是了——我们还得赶上早上的退潮····”
“等等!!等等!!”艇长赶紧抱住了作势要走的政委,“来一发好不好嘛?来一发,就来一发,司令员同志也允许我们择机开火么····”
政委有点受不住这黏黏糊糊的央求了:“那···那我可说在前头啊——只许一发,打了就跑,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艇长迫不及待地把嘴凑到传话筒前面:“注意啦注意啦——舰艏发射管,53型瓦斯鱼雷,三发准备·····”
“不是只打一发吗?!”政委顿时怒不可遏。
三根实入53型直航式鱼雷的533毫米发射管开始填充气体——蒋玉成曾经考虑过要不要直接发展命中精度更好的线导鱼雷,不过想来想去,还是直航式鱼类技术简单,维护方便,比较适合苏联现在的技术水平。
当新西伯利亚共青团员号将雪风号驱逐舰纳入鱼雷射程之内时,后者还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茫然无知——潜望镜的准星对准了她,距离,水深,航速等数据被输入了用单片机组成的电子弹道计算机内。艇长拿起秒表,同时下达了口令——
“舰艏鱼雷三发,预备····放!”
舰首发出气体嘶鸣的“咻咻咻····”三声,艇长同时也按下了秒表——海面黑黢黢的,当然看不清鱼雷的航迹,但是可以想见那三根黑长直已经直奔雪风号而去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三声惊喜······
但是时候已经差不多了——为什么没听到爆炸声?舰长现出点疑惑的神情:
“难道没打中?”
其实是打中了的——只是鱼雷的定深过深,结果从雪风号浅吃水的船底让了过去,没有引爆而已,要是换了现代化一些的磁引信,这三枚鱼雷肯定会在战舰的龙骨下方爆炸,雪风号断然难逃一劫了·····
但是且慢——鱼雷没打中雪风号,但是雪风号后面还有别的船嘞——三枚鱼雷就这么歪打正着地奔“伊吹”号冲过去就在大家几乎都放弃了希望的时候,水中传来两声沉闷的
“咚!咚!”
艇长忽而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跳起来:“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