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战舰波将金号 (第2/3页)
,白军官兵士气低落,爱森斯坦下令给“红军”每天吃三顿饭,有肉有菜而且不限量,“白军”每天两顿饭,只有土豆和粗面包,还不管饱。反映到荧幕上,观众看“白军”个个有气无力,越发感觉到红军的不可战胜起来,而第四骑兵师却倒了霉,参与拍摄的人回部队时各个面有菜色,都说“再也不遭这份洋罪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回到了里,轮到第四骑兵师演旧帝**,第一装甲师扮演面有菜色的老弱妇孺了。为了表现出旧社会的苦难,爱森斯坦把她们额外多饿了一周,到了拍摄的时候,大家个个步履蹒跚,面色凝重,想必很能将对万恶旧社会的控诉传达给观众了。
“····对,传达给观众!”说了这么久,爱森斯坦的其实却一点也没打折扣,“而且别忘了,是要传达给全世界的观众!——明白了吗?”
“明白了!”
“各部门归位——再来一遍!”
爱森斯坦如此严格要求,片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能够理解的。的确,爱森斯坦一贯拼命,不管是严肃题材的反特电影2也罢,轻松活泼的3也罢,他都是认真到底,负责到底,然而这一次要拍的电影却不一样
不是厂里提出的项目,而是人民委员会议下了批文要求拍摄的献礼作品。不光是为波将金号起义20周年献礼,也是为即将到来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献礼。在这个展现世界各国最先进技术进步的博览会上,苏联zhèngfu将要派出一支重量级的代表团,向全世界人民宣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将成为其中最吸引人的展品之一。
蒋玉成向全体员工发出号召,要求他们“不但要用色彩和清晰度征服观众,也要用无产阶级文化艺术的伟力来让观众感到震撼。”他夸张地宣布“红旗——这是一个象征,以往是黑白色调的平面世界里面,将第一次出现飘扬的红旗,这象征着革命的力量开始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占据制高点了,无产阶级所能创造的生产力,比资产阶级能创造的还要多,还要大!”于是大家群情激奋,好像他们的电影将要吹响反攻的号角,而“波将金”号的炮击,仿佛就成了“阿芙乐尔”号的延续!
为了这样一部重中之重的电影,整个苏联似乎都动员了起来。参演的除了陆军部队,还有红海军黑海舰队的战列舰“巴黎公社”号(也就是原来的“ziyou”号)。因为剧情的需要和斯坦琳的一再坚持,电影中要有起义的“波将金”号主炮开火轰击旧帝**的场面,一般来说,这样的场景要么使用模型特摄技术,要么就只能拍摄炮口的局部镜头。但是为了保证视觉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