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面包和牛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章 面包和牛奶 (第1/3页)

    第80.5章的第一部分已经完成上传到群共享了,欢迎大家期待后续发展········

    ————————分割线——————————————

    对于尤克托巴尼亚内战的恐怖,许多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甚至比尤克托巴尼亚的群众们感觉还要来的刻骨铭心,来自国际知名媒体的记者们和许多慷慨的慈善活动家们,从不惜连篇累牍地讲述着赤色分子是如何草菅人命,全无心肝的。然而,在革命胜利之后,这些“好心的先生”们,全都被不知感恩的红脑壳赶出去了。于是乎,情报来源就只剩下了苏维埃zhèngfu的官方渠道。新闻媒体们凭着这些有限的资料,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力,凭着造谣的手段倒逼出了不少真相。

    譬如说吧,尤克托巴尼亚的粮食短缺已经经由内战报道成为了常识,当然,粮食短缺,大家粮食都短缺,受到封锁最严重的莱茵兰自不必说,即使是像以富庶著称海国英吉利,许多孩子们也是许久没有见到过香蕉的样子了。然而,当新任的外交人民委员布龙斯坦因提出尤克托巴尼亚愿意出口谷物的时候,欧洲各国的zhèngfu部门和他们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而他们惊呆的原因是认定:那个以嗜血著称的四眼革命家又出了什么新的yin谋诡计。

    于是乎,一种合乎情理的猜测便蔓延了开来——那就是:布尔什维克用暴力的手段将人民手中的存粮搜刮一空,并且必定是造成了大规模的饥荒。至于饥荒饿死的人数,从一开始的三百万,越传越多,最后产生了”三千万”的权威数字——据说,这是许多专家认真研究了苏维埃zhèngfu自己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之后得出的结论。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在谴责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同时也许是为了给红脑壳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各国都争相购买尤克托巴尼亚出口的谷物。多亏了这些宝贵的外汇,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才能够购买自己暂时还不能生产的设备和工业原料。

    实际的情况又如何呢?在以萨拉托夫为中心的几乎整个伏尔加河下游流域,建立了许许多多的集体农庄——虽然说是农庄,可是农工们都是每天两班倒,每班8小时,工作的紧张程度与工厂流水线相比也毫不逊色。农庄每天天不亮就喧嚣起来,直到太阳落山才渐渐安静下去。有些农庄是有进口或者国产的拖拉机作为助力的,而大多数还是依靠手工和畜力。

    这些农场工人基本都是贫农出身,在他们的常识里面,种庄稼是这么一回事:chun天要播种,夏天要耕作,秋天要秋收——当然,作为尤克托巴尼亚人,他们的手艺是相当粗糙的,远不能和天朝农民那精致的耕作方式相媲美。可是在集体农庄,就连这些粗糙的耕作方式都不需要了农庄工人们每天的工作只有一项——收割那些在原野上长得齐人高的“胖子”。这样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努力地跟上地球入侵物种那疯狂的生长和扩散速度。

    播种是不需要的,只要在收割的时候将将一部分谷穗留在地里(这甚至不需要刻意为之,人工收割总有遗漏,而联合收割机这东西,遗漏就更多了),不出一个月时间,田地里就会恢复收割前的原状,甚至长得比原来还要高。而且经过了7503年冬天的筛选之后,现在田野里生长的品种都是能够越冬的“胖子”,chun风一吹,就能看见他们的冬苗站起身来。

    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微乎其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