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816工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816工程 (第2/3页)

2——3!”崔科娃的裙子一摆,雪白的绝对领域颇引起了一番注目,“然后是下法:1——2——3·····”

    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号装甲列车的车厢中间,有一个专门的“训练中心”,里面都是些各种各样的模拟器材,这样就算在行军途中,战士们也能够进行训练——当然,这个训练中心并不是专用的,晚上还得睡人,不然闷罐车里就没处下脚了。说是模拟器材,其实都是些铁皮和木板的简易构造物,它们的用处是让同志们熟悉基本的布局和cāo作。

    坦克旅能够成立,当然是因为蒋玉成的大力推动,但是它的训练工作真正能够开展起来,还得算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为了让从没见过坦克的步兵能够配合装甲部队作战,蒋玉成主张必须要让战士们多多地训练攀上和跳下坦克的战术动作,不过坦克的摩托小时1是很宝贵的,燃料的供应也并不充足,不能用真坦克去训练,于是乎崔科娃就找了几个会做木匠的战士,自己手工打造了坦克教具“816工程”来练习。她现在就在这个东西上面爬上爬下做示范

    之所以叫“816工程”,是因为这东西有八条腿,一个平板,能装六个人——直说了吧:它根本就是个八条腿的桌子,不过高度和尺寸是和月牙坦克底盘一致的而已,步兵们就背着枪,在这桌子上面爬上爬下。这个教具是固定式的,至于更高级的移动式教具也有,那就是“416工程”——四个轮子,一个平板,同样能装六个人——把骑兵营的两轮塔枪卡2稍加改进,铺上平板,就可以模拟移动中的坦克了——这**拉教具的仿真程度很高,唯一的缺点是这些木质的马车分量太轻,可能会在攀上去的时候侧翻,因为战士们经常用力过猛。所以后来又出现了“416工程m”和“216工程m”,加装了一个木制的炮塔模型,不但仿真度有了提高,而且还能当压仓物,大大保证了稳定性。

    相比之下,装甲兵们当然不能用这么简陋的东西来训练——她们原本都是街垒厂的工人,有充足的技术和设备来生产高仿真度的训练器材。因此用于坦克兵训练的“435工程”就显得精致得多:在还原外形方面,这种钢板焊接构造物做得非常优秀,从外观看上去,它整个就是一个没有履带和后半截动力舱的月牙坦克,甚至它的炮塔还可以转动——虽说主炮的位置装的是一根笤帚疙瘩。至于内部的布局,也是尽量贴近真正的坦克,驾驶员可以练习cāo作,炮手可以练习瞄准,装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