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扭杆和长管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扭杆和长管子 (第3/3页)

是赶紧又花了130万点数把它的技术资料兑换出来(“怎么比t-34的贵了那么多?!”蒋玉成质问。“废话,5级车怎么能跟8级车相比?!”系统回答。),又是厚厚一沓子图纸落在了自己的手上。

    “哦~~~~~~!”包子娘惊叹道。

    “这一型坦克,虽然外观有很大的区别···”蒋玉成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摘出合适的概括字句来,“但是工艺水平是类似的,主要是发动机改为横置,还有换了扭杆悬挂,传动机构也做了改进·····”等等,资料上面说t-34的传动装置也是故障大户?那岂不是连t-44的传动系统也最好一并采用了?

    “搜噶搜噶····这不就好多了嘛!”柯晶又是以极快的速度翻阅了图纸簿,“发动机横置之后,炮塔就改为中置,驾驶员舱门放在了上方,这样前装甲也不用开口了,这就少了一个重大弱点。”

    这么说来,倒不如直接用t-44的地盘比较好了——蒋玉成痛苦地看着自己的心中偶像t-34渐渐破碎,感觉心如刀绞:50万点数兑换来的设计图纸啊,就这么····

    “——不过,”柯晶突然又发现了问题,“图纸上标明负重轮必须要有橡胶套圈···”

    “是啊,用来缓冲的。”蒋玉成解释

    “但是我们现在很缺少橡胶之类的稀有工业原料捏,”包子娘的脸上有点苦恼了,“干脆改成全钢的好了····”

    “那不行!”蒋玉成赶紧严词拒绝——他倒还记得战争时期t-34改进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会颠得受不了的!——顶多能取消五个负重轮中间的那两个····”

    于是乎,经过了一天的讨论之后,最终确定的坦克设计方案是这样的:

    车体布局:类似t-44的总体布局。发动机横置,炮塔中置。

    装甲防护:在t-44原有基础上加以弱化(毕竟太厚的装甲纯粹是浪费)全部由50毫米装甲板焊接而成,正面装甲有60度的倾角,所以能够达到100毫米的等效厚度和相当强的跳弹效果(也就是说,这样的防护水平已经超过喵式了···),侧面装甲则是垂直的。

    悬挂系统:t-44的扭杆悬挂

    发动机:t-34/85的v2-34m型柴油机(也就是产量最大的t-34mod1942和1943型号装备的动力系统),450马力

    炮塔:t-34/85mod1945型炮塔,炮盾厚度90毫米,侧面厚度60毫米

    主炮:f-34加农炮,76mm口径42倍径身管长度

    行走装置:扭杆悬挂,每侧5个大直径负重轮(中间有两个没有橡胶护圈)

    这样设计出来的“t-34”,恐怕连柯什金本人都认不出来了:车体布局按照t-44配置,炮塔是t-34/85最终版的炮塔,火炮是1941型号开始采用的火炮,负重轮的布置则跟1943型一致····所有这些出现的时候,柯什金早已经因为肺炎去世了。不过,算来算去,好像还剩下v2柴油发动机,没有做什么大的改动——

    ——哦,对,没错,但是这个发动机是莫洛佐夫设计的·····

    1某脚盆鸡吹嘘其10式装备的120mml44主炮“能够击穿三台并排的99式坦克”。对于霓虹撸管sāo年们对军事知识的贫乏,或者是用这种方式掩饰44倍径短管子较之世界先进水平的落伍,咱家只能表示去年买了个表(qnmlgb)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