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十八 乱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二百十八 乱局 (第3/3页)

为礼部尚书。第二年,连连高升,先晋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又晋为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崇祯召见群臣议事,谈及官吏贪污之事。薛国观插话说:“如果厂、卫的人得力,官吏岂敢如此?”其用意是嫌厂,卫尽力不够,劝朱由检加强厂、卫的侦缉。

    在场地东厂太监王德化,听到此话,十分恼火,认为薛国观是要找东厂的麻烦。于是,就把眼睛盯在薛国观身上,专门派一伙爪牙四处搜集薛国观的材料。发现薛国观有受贿之事,立刻上疏,大讲薛国观的坏话。

    崇祯根据王德化的奏报,于十三的时候,传旨将薛国观罢官回乡!

    可是王德化等还嫌处置太轻,一面派爪牙对薛国观严密监视,看到薛国观离京回家时,车上满载财物,就再次劾奏,一面抓住受贿之事不放,把它提交五府,九卿,科,道议处,并以其受贿有据,又派人前去缉拿。薛国观料知凶多吉少,便悬梁自尽。

    这大明朝廷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阁首辅屡次更换,朝廷政令无法得到统一,焉能不乱?眼见着首辅缺人,崇祯不得不再次启用了赋闲在家的周延儒……

    ……

    这周延儒在家呆了那么多年,平时一直得到朱斌照料,早在两年之前,由于张等人地努力,已经隐隐得知朝廷有可能重新启用自己,此时喜从天降,他不并不慌张,在家逗留了几天,却先往杭州而来!

    他心里和明镜一样,知道这大明朝廷,要想挽救当前恶劣的局势,除了要皇帝信任自己,让自己放手做一番事业以外,手握大权,兵精粮足的武英王的,也必不可少。

    朱斌算着时间,也到了重新启用周延儒地时候,此时一听周延儒来访,放下手中之事,亲自迎到了武英王王府之外。那周延儒一见朱斌,赶紧跪下说道:

    “参见忠勇武英王……”

    朱斌急忙将他扶起,笑道:“兄长,怎么和我这般见外起来?朱由斌现在的确是武英王,可当初在朝中,若不是玉绳公到处为我说话,朱由斌可不会有今日地地位!”

    周延儒笑了起来:“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我看王爷,就是人中龙凤之姿,今日果然成就了一番好大事业,江南军之名谁不闻名?”

    朱斌牵着他的放声笑道:“玉绳公,咱们莫非就在这外面聊天不成?走,走,我这准备了上好的茶,请玉绳公品尝……”

    两人笑着进入王府,周延儒一坐下便问道:“王爷,你对当前局势如何看待?”

    朱斌倒也想不到他会如此开门见山,神色一正说道:“内忧外患,只有这四个字了。杨嗣昌无能,屡次放跑流寇,朝廷又大动杀机,把各地巡抚、总兵杀的杀,罢官的罢官,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大明就……”

    他也不再往下说去,周延儒明白他的意思:“这次圣上重新召我入朝,周延儒心里惶恐得很,首辅这位置人人看着眼红,可又有谁知道,这首辅的位置好像在屁股下架了一个火盆,稍有不甚就得把自己烧死啊……说实话,不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我宁愿在家里看看山水了啊……”

    这两人心中牵挂着局势,一时间谁都默然无语,过了会周延儒说道:

    “这次我专程前来拜访王爷,就是为了重新使朝廷振作,不得不来求于王爷了。王爷,此番我进京,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玉绳公又何必客气?都是为了这片大明的江山啊……”朱斌叹息了一声说道:“不过此时圣上已不再信任于我,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可帮得上忙,玉绳公尽管说来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