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七十三 将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七十三 将星 (第2/3页)

研制地火器。

    至这一年的年底,江南军经过反复淘汰,扩编至八万人,又多方采购战马,编练至精锐骑兵一万七千人,分由诸将统领。

    崇祯七年间江南省的各种财政收入,除上缴朝廷之外,半数用于军事开支。至于这一年朱斌究竟聚敛到了多少银子,有传闻说为二千八百万两,已超过朝廷财政总收入。对此武英侯朱斌竭力否认,却不肯明言究竟收入多少!

    也就是在这一年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蹂躏宣府、大同一带。吴三桂率军与后金反复血战,胜多败少。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斩首一百七十八级,后金兵闻吴三桂之名而色变。

    十二月,高迎祥、李自成联军自陕西入河南,攻克卢氏,并很快控制了洛南到南阳一带地区。

    祟祯八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河南上蔡、阳、固始,贼兵共约二三十万人。得知洪承畴出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合兵来攻,贼兵中最强大者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聚会于阳,共商战略。

    李自成提出“宜分兵定所向,联合作战,分兵出击”之策,分路发展,以疲敌军。决定出兵四路,西、南、北三面防御,主力向东突围。高迎祥与张献忠部东征安徽,攻打官军之薄弱点。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固始、颖州、寿州等县,直薄凤阳,并焚烧了明皇陵,整个大明朝廷为之震动!

    贼兵取得凤阳大捷后,高迎祥与张献忠分兵,西趋归德,进屯新郑、密县,入南阳。四月,又与罗汝才部由诸县、灵宝、陕州进入陕西,与张献忠会师于凤翔。

    此后,高迎祥一直转战于陕、豫等省,明军将士闻风丧胆,使洪承畴难于兼顾。明廷乃命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与洪承畴分掌军务,又不得胜,官兵左右为难。贼兵势大。朝廷一时间无计可施。

    这一年,江南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

    大着自己,到处可以见到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厂。到得汗流浃背,但却喜动颜色地农民,到处可以看到训练着地虎虎生风的士兵,也到处可以看到从各地而来的饥民……

    这一年,武英侯朱斌二十二岁,官位并没有得到提升。而江南地主要任务。也变成了不断地向各地剿匪官兵提供粮草,支援军饷。这惹得掌管财政的陶一元和黎风二人连番抱怨,这简直是在以一省之力而供全国,长此以往必然极大拖住江南省发展的后腿。

    考虑到了部下的实际难处,朱斌接连向朝廷上书,只言江南财政这两年间已近枯竭,以一省供全国势必难以长久,再过得些日子。将连正常地饷银也再无法供应。

    也许是考虑到了江南省这两年对朝廷的巨大贡献,和朱斌地忧虑,崇祯这一次并没有任何的不快,甚至还亲自发旨好言嘉勉。并开始大幅度减轻江南地粮草输送工作,而分摊给其余诸省。

    —

    看着如释重负的部下。朱斌心里却不太是个滋味。大明财政捉襟见肘,按理说自己应该有多少力尽多少力才是。可是目前地这个情况,陶一元和黎风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到了后来,只会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

    八年,济尔哈朗领军进犯。祖大寿以吴三桂为先锋迎战。吴三桂领三百骑出击,只命大张“吴”字战旗,在后金军中往来冲突,锐不可当。后金军但见“吴”字旗到处,无不望风披靡。

    济尔哈朗见吴三桂英勇如此,心中愤怒,以麾下少年猛将螯拜迎之。吴三桂与螯拜大战,从天明打到天黑,螯拜力不能支,溃败。济尔哈朗乃退。

    此一战后吴三桂因功而升为前锋右营参将,这一年的吴三桂,年仅二十三岁。

    一个二十二岁地巡抚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