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 十万火急 (第2/3页)
龙淄阁、李德被朱斌委以专门训练水师的重任,火炮全部交给了魏重义加以训练。而在这些人中,有一名军官被朱斌一眼看中,青眼有加。这人就是在海盗偷袭牛屿之战中,领败兵逆袭成功的何征途。
这何征途表字卫国,祖上朝廷军官,曾在俞大猷手下为官。后俞大猷失势,何家也受到了牵连,被丢官免职。到了何征途十八岁的时候,投入军队,平素在与海盗的战斗中作战勇敢,多立战功,只是这人生性耿直,与上司处不好关系,所以一直迟迟不得升迁。
朱斌与他略略交谈,发现此人精通海战之术。心中惊讶,追问缘由,原来何征途平生最喜海战,多用心研究,先祖亦是俞大猷手下充任水军游击。
朱斌知道,在抗击倭寇的时候,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在大明军队的发展目标上曾经有过明显的分歧。俞大猷经过多年抗击倭寇的实践后认为,大明军队在陆地上战胜倭寇很困难,必须发展海军。他也确实花很大力气,建立了一支郑和之后,明朝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得到何征途的朱斌大喜,当即将他调到龙淄阁手下,暂时充任一个小小官职,他再三叮嘱龙淄阁好生培养,也许用不了几年,自己手下就能多一个海战名将。
正在朱斌廓清浙江及四府反对自己的势力,准备抡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忽然从朝廷传来了十万火急文书,命浙江巡抚朱斌急速派兵进入山东,援助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傅宗龙部。而随着圣旨一同回来的,正是被朱斌派往京城的黄飙。
原来,山东连年大旱,“秋既无收,麦又难种。野无青草,十室九空”,骨肉相残,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大规模的流民暴乱发生,加入到暴乱队伍中的饥民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对大明王朝的第一次强劲冲击。
山东变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