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奇迹 (第2/3页)
ì做梦。不少起初一度等着看热闹的影品界人士,这会儿也开始纷纷归顺,熙熙攘攘地叫好起来。
这时,一切只等待向来在清高与媚俗之间摇摆不定的奥斯卡来终极决定。二月,学院评委对今年风格给出明确答案――最具人气的《泰坦尼克》夺得令人咂舌的14项提名,与影史奥斯卡提名纪录保持者《彗星美人》持平。
1998年的另外几部提名电影是《尽善尽美》、《洛城机密》、《心灵捕手》和《一脱到底》,论整体实力并不算低,尤其是《洛城机密》,被影评人一致看好,只是连《洛城机密》的导演柯蒂斯・汉森自己都酸溜溜地说:“结果还用说吗,当然是《泰坦尼克》。”
于是3月23rì的奥斯卡颁奖礼,宛如成了人人达成共识的《泰坦尼克》登基大典,那些揪着影片未被提名最佳编剧说事儿、仍等着翻盘出现的少数派观众,迎来了的只是《泰坦尼克》平了《宾虚》纪录、十一项大奖拿到手软的不争事实。毕竟,学院派再曲高和寡,也难违背电视机前5500万观众的殷切期望――奥斯卡颁奖礼收看人数,直至同样是卡梅隆的作品《阿凡达》出现才破了最新票房奇迹。
《泰坦尼克》成了票房之巅,詹姆斯卡梅隆成了“世界之王”。一个奇迹,诞生了。
《泰坦尼克号》的另一个开创xìng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用金钱和技术联手造梦的典范,卡梅隆这个多年在技术派里摸爬滚打的狂人,能用以假乱真的缩微模型让你提心吊胆,也能以对着绿幕的逼真表演让你泣不成声,打破了人们之前认为技术只能增加影片商业刺激度的成见,令虚拟影象同样可以引人思索、荡气回肠。自此以后,技术造梦派成为好莱坞商业片主流。像《泰坦尼克》那样,把请一线明星的钱省下来制造更多更猛的大场面”,成了各大制片公司熟稔于心的金科玉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