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地球模拟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地球模拟器 (第2/3页)



    为了实现超级运算能力,仅这个超级计算机使用的网络电缆就达约166000根,如果把电缆拉直的话,可以从北海道连到冲绳拉一个来回。

    在计算速度上,地球模拟器一秒的计算量,普通的计算器需要花9000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当时有科学家形象的比喻道:如果把地球模拟器在1秒钟内完成的计算任务,交给一个人使用计算器来完成的话,需要花上10000万年。

    在jīng度上,“地球模拟器”比一般超级计算机要jīng细1000倍。两者的区别在于,其它模拟研究机构依托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地球立方体格子边长最小也只能为100公里。但在地球模拟器中,格子边长是以10公里为单位,实现了比原来jīng细1000倍的高清晰度。从而使它可以进行全球范围的大气和海洋系统模拟运算,而不是仅仅限于局部地区。”

    rì本耗费海量人力物力财力弄出了“地球模拟器”这个顶级超级计算机,所以它所负担的任务也不少,在海量的运算任务下,它除了大约每3个月一次的维护检修之外,几乎是24小时不停的运转,就像遍布全rì本的便利店一样“年中无休”。所以它所消耗的能源也是相当的惊人,一年的电费就达5亿rì元,损耗折旧的费用每年更是高达30亿rì元。

    rì本“地球模拟器”的开发历史始于1999年,在当时开发费用总计达400亿rì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在2002年4月,“地球模拟器”在接受超级计算机的世界标准――“linpack”的基准测试时,其运算xìng能达到了35.61太拉flops(1太拉flops=1秒钟进行1万亿次的浮点运算),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xìng能的超级计算机。

    而由于其实际xìng能达到了此前世界最高xìng能的美国asciwhite超级计算机的5倍以上,因此美国媒体甚至将其称为“putenik”,表示美国自1957年前苏联率先发shè人造卫星以来受到的又一次重大冲击。不过它并没有坐热世界超级计算机第一的位置,过了两年就被美国的“蓝sè基因”超级计算机所超越。

    rì本自1999年开始开发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以来,虽然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全力的对“地球模拟器”进行升级,但是直到2040年,也就是前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