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影响力 (第2/3页)
不是昔日的萧溢茗了,他已经成为四川赫赫有名的新思想代表人物,英、美、德、法等国报纸把他称为“中国新思维的开拓者”,“中国西南地区最有魄力、最具潜力的军界新星”,是“四川地区最成功最有代表xìng的工业家和商界传奇人物”,就连同盟会的报纸也把萧溢茗说成是中国新青年的代表xìng人物,在这样的吹捧下,萧溢茗想不出名都难了。
数月来,自知写不出任何文学作品和浪漫诗歌的萧溢茗专攻时政评论,他费尽心力精心炮制的《论时代精神》、《民族工业的前途军发展初探》等五篇精心写就的论证文章,先后被全国各大报纸和欧美主流报纸所刊登,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连袁世凯都授意麾下心腹谋士兼第一笔杆子唐昭仪撰文呼应,盛赞萧溢茗的《新军发展初探》是中国目前最有水平的军事论文,不但客观地总结了新军军事训练方面的得失,指出各地新军普遍存在的痼疾,还从建军思想、军事装备、军事训练和指挥系统建立等方面深入探索,给出了新军发展的宝贵思路。
萧溢茗“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的策略成功了,他的名字为全国文化界、工商界和军政界所熟悉,他的事迹成为无数进步青年心目中的榜样,他的政治立场中庸中有些许jī进,冷静中不凡jī情,既不得罪朝廷,也没开罪同盟会中的兴中会和光复会等各派系,在夹缝中走得轻松自然轻灵无比,令不少军政界的老江湖老油条击节称叹。
这还不算,绝大多数国人所不知道的是,萧溢茗已经成为英国的《字林西报》、《泰晤士报》和德国发行量最大的《伏斯日报》的特约撰稿人,《论中欧关系》、《欧美各国对中国内陆地区的影响》、《中国严峻的政治局势对欧美各国的影响初探》等文章,引发列强政要的瞩目,可是除了欧美各国最核心的权力机构,几乎没有人知道署名为“哈利.bō特”的特约撰稿人是谁?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
所有猜测对萧溢茗来说都无关紧要,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各国的重视,自己的名字被这些国家的驻华机构的头头们所牢记,虽然目前还未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只要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将达到自己的目的。
走出重要一步的萧溢茗变得更为自信,也更为谨慎,年龄和资历的劣势,正在获得有效弥补,舆论给他带来的名气和荣誉,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所以他很满足,也不急于加快步子,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资料,大量阅读欧美各国的哲学书籍、工商业和军事科技方面的文献,在继续翻译和总结欧美各**事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酝酿几篇能够引发更大震动的专题时政分析和评论。
不管是否无耻,萧溢茗都决心尽可能利用自己脑子里少得可怜的、“先知先觉”的宝贵记忆,争取尽快奠定自己在军政界和思想界的地位,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将来的巨变做好准备。
九月中旬,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消息相继传来:
大邑火电厂建设完毕开始试运营,化工厂设备安装妥当年底前可完成调试;雅安弹药厂厂房建设完毕,水力发电厂已经建好截流大坝;弹药厂开始大量收购生铁、铜锭等原材料;雅安保安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