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独辟蹊径(上) (第2/3页)
和民乐版的《化蝶》、《月光下的凤尾竹》、《赛马》等十几首曲子演奏得无比纯熟,给易姐带来许多愉悦和笑容。
平静舒适的日子没能享受多少天,络绎登门的文化界名流和青年才俊们搅乱了萧溢茗的半隐居生活,拿定主意的萧溢茗来者不拒,热情款待,不但谦逊待人坦诚相见,而且好酒好菜,绝对管够。
于是,文化界领袖邹文翰老夫子和师范学堂校长张澜等人成了萧家大院的常客。
这帮老夫子每次到来吃饱喝足还不行,离开时都要顺便带点儿诸如德国的放大镜、游标卡尺、英国的地球仪、美国派克钢笔之类的“小东西”离开,精神好的时候,几个老夫子还一边剔牙、一边游走在萧溢茗的后花园里,这里指指那里点点,之后萧溢茗就得派人到处寻找腊梅、金茶花等观赏植物回来栽种,或者挖掉某一部分“不合时宜的布置”,花大价钱买来老夫子们喜欢的观赏石堆上去。
七月初,《字林西报》的英国记者威廉汉姆和《京津泰晤士报》的大胡子记者弗雷斯双双来到成都,通过英国成都领事官德维门联系到萧溢茗,在领事馆文化官员艾德华的引领下登门拜访。
一身牛仔装的萧溢茗提前站在大院门口迎接,看到熟悉的艾德华就开玩笑:“比利,你欠我两箱威士忌什么时候送来?”
艾德华给了萧溢茗一个热情的拥抱,随即笑道:“萧,你这个无赖,那天你给我骑的马虽然高大,可是跑不快,回去想了想我才知道,那是你用来拉车的马,不是军马,所以比赛成绩无效。”
“咦!?那匹马可是你自己挑选的,别想赖账!”
萧溢茗说完,向年轻高大、一头金发的威廉汉姆伸出手:“是威廉汉姆先生吧?欢迎你的到来!”
“谢谢!没想到萧先生如此年轻。”威廉汉姆用中文致意。
刚从中东回到中国的大胡子记者弗雷斯主动上前,用英语自我介绍:“迈克尔.弗雷斯,北京《京津泰晤士报》上海站记者,能够认识萧先生,我非常高兴。”
萧溢茗也用英语寒暄:“见到弗雷斯先生我也很高兴!先生的漂亮胡子非常迷人,估计能让我的一群弟弟妹妹看得入迷。”
众人开怀地笑了起来,随后跟随萧溢茗一起进入院子,来到正堂坐下,四姐已经端出特别泡制的玫瑰红茶和几样特色点心送上。
弗雷斯刚赞完萧溢茗的英语说得棒,就看见里侧过道口站着一群男孩女孩,一个个望着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