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十章 远在山中无人知 (第1/3页)
【谢谢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田大榜、dnlnt、拜读此书、正在练毛笔字、天下纵横有我、浪漫渔夫硬汉的打赏,对朋友们的支持,天深为感激,在此深鞠一躬!
同时谢谢所有投本书三江票的朋友,所有vp书友和分数高于6000分的普通书友都可以到三江专区投票,如果大家嫌推荐理由麻烦,就填“我顶,我顶顶,我顶顶顶顶顶!”就可以了!
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谢谢你们的支持!抱拳,致礼!】
雅安地处川藏路和川滇路交汇处,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素有川西咽喉、川藏门户之称,地质复杂,河流众多,千百年来汉、藏、苗、彝等民族在这片方圆数百里的高山河谷间繁衍生息,也因千百年来的民族,矛盾和利益争夺,造就了此地彪悍的民风。".文字阅读新体验"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山峦叠嶂,苍苍茫茫,满眼尽是绿色孕育盎然的生机,考察团的德国工程师每天从野外回来,都禁不住赞美宛如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在当地向导带领下不断发现的矿石标本,更令他们欣喜万分。
萧溢茗没有跟随四个小组的德国专家出行,他需要赴辎重营管带祁洛的宴会,与雅安府丞和各级官员见个面叙一叙,还要拜访本地的两家传统大族,晕晕乎乎醉了三四天,萧溢茗ォ记得雅安知府一直没见人,细问过后得知,知府大人并非前往成都公干,而是这孙号称无为而治,每年春节过后来雅安蹲一个月就走,秋收之后再来看看各县的收税情况,其他日都躺在成都的豪华院落里。
这也难怪,千百年来雅安人都奉行一套自己的法律,淳朴的风气使得各民族之间基本相安无事,再大的纠纷哪怕出了命案都会自己解决,官府只需收齐每年的赋税,其他都不会过问,否则很快就会“激起民怨”被轰走。
如今的雅安更是如此,德高望重、门徒数千的王雨堂老爷深受周边六县民众的拥戴,在他的威望下,十多年来民族之间极少纠纷,占人口总数七成以上的汉族相处和睦,因此,几个开采多年的矿山矿主很愿意听从王老爷的意见,见到王老爷的得意门徒、边务大臣的关门弟萧溢茗之后,矿主们无不欢欣鼓舞,干劲冲天――萧溢茗不但没有仗势欺人、巧取豪夺,反而温和地劝他们想尽办法扩大产量,所有的硫磺、锰矿、芒硝、岩盐他都大量收购,以满足正在筹建的雅安工厂的需要。
第七天上午,王键、何其武和谢明扬请到假,带着师门几位经验丰富的狩猎高手,与萧溢茗一起顺着黄龙溪进山找大熊猫。
正午已经过去,大家吃完顿竹筒饭继续沿着盘山小道前行,一路上仍然和来时一样遇到很多小动物和鸟类,但是谁也看不上眼,走了五六里路,萧溢茗终于看到两只趴在前方竹海边沿百余米的大熊猫,兴奋之下刚要端枪,谢明扬连忙一把拉住他:“小哥,那不是熊猫,是人,可不能打。”
萧溢茗惊愕之下迅速掏出望远镜,仔细看还真是两名全身裹着熊猫皮的猎人,两名猎人手里还稳稳地端着两杆长火铳。
萧溢茗听从向导三师兄王怀的话,闭上嘴坐下歇息,约过了六七分钟,“嘭嘭”两声枪响,震得满山野鸟惊啼着冲出密林,转眼间逃了个干干净净。
枪声仍在群山中回荡,三十余岁胡拉碴的王怀笑道:“可以走了,估计前面那两个彭家小打到了好东西,幸好我们在下风口,不然说不定早把野兽吓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