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汉中门户 (第3/3页)
也是为了告诉南方蜀军,赵军已经在益州北部采取行动了,迫使蜀军撤军。
得知赵康胜利而返,汉城的杨望清也是一阵大喜。虽然此次行动,他安排的详详细细,但是,安排的向西和亲自去领军作战,那是两回事。有些人适合做军师,参赞军务,统筹全局。但有些人则适合领军作战,将上面定下的策略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实施。现在得到确切消息,杨望清才算将心的担心放下。
阳平关被克,汉西面门户就算落在赵军之手。要是此次失败,定然会被蜀军察觉,到那时,汉赵军再想对此地动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错!赵将军此次行动,正是大涨我军声威啊!”昔日蜀军将军府,如今的都督府之,听闻赵康将蜀军定北将军给当场斩杀,也不由抚掌大笑。
赵康笑道:“都是都督谋划的好,要不是此次出其不意,让蜀军没有防备,只怕想要突袭此地,那是难上加难呐。至于蜀军的定北将军何青章,也是因为其大意,没有想到我们会分兵突袭关城。说起来,还辛亏都督让末将抽调的是褒城守军,且昼伏夜行。否则,只怕此次行动就要失败了。末将从俘虏口得知,蜀军虽然之前大败,几乎全军尽墨。但是,在汉境内,他们的探还相当的多,我们的一举一动,虽然不敢说都在他们监视之下。但是,军队的调动,必然难以瞒过他们的沿线。”
杨望清沉声道:“这些细作也是蜀军昔日攻打汉军之时所留,我军占据这里之后,更是刻意隐瞒,关注我军动向。其实在之前,我们已经查出不少蜀军探,此次留下他们,也是要让他们将我们攻克汉西部门户阳平关、斩杀蜀军定北将军和凉州大军准备南下益州的消息传出去。另外,我们也需要知道这汉境内,究竟有多少蜀军残留的人和那些心向蜀军的乡绅大族残余。”
闻言,赵康讶声道:“凉州大军准备南下?”
杨望清笑道:“当然不是,只是结合阳平关的凉州军队,让蜀军知晓,他们在进攻我们,我们也能对他们下手。如果益州西北部也是与汉一样的地形,只怕大军早已经行动了。奈何哪里的情况比这里更糟,大军想要南下,难度不小。另外,益州北部的各个关卡险地,都被蜀军把守的相当严密,即便是大军出击,只怕也难以获得成果。”
“那南部战事呢?还是继续僵持?”赵康又询问道。
“还在僵持之!蜀军不肯退,我们也不能让其前进。”杨望清脸色略显凝重,“不过,我们的粮草物资消耗的也快,地方之上的一些民生政务,都已经开始停止。如果不是因为后勤问题,我们何至于只派出部分人马据城而守,完全可以出击南下,要他们好看。”
看着其他将校和汉的一些官脸上沉重的表情,杨望清又笑道:“无需担心,这阳平关一破,凉州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回去,蜀王司徒彻定然会撤军的。没了外界敌军,我们的一些隐患都将消除。别忘了,雍州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输各种物资进来。”
汉府尹林宜年沉声道:“可是据我们所知,这蜀王司徒彻可是个执拗的性,要是他愣是不撤军,那可如何是好。正如大都督所言,这凉州镇军此刻不会真的大军南下,要是继续这般对峙下去,汉的情况将会很糟糕。”林宜年是汉官之首,他考虑的自然多是民生问题。
林宜年所言,让诸人一怔,不过,林宜年所言,也确实有道理。他们对于此次蜀军再次出击的情况也是了解的,是蜀王司徒彻执意要反击,不顾麾下官员的反对,决意要对汉出军。
要是真如林宜年所说,那么,汉的情况会更艰难。当然,对于赵军来说,到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地方来说,各种问题都会出现。要是继续下去,汉的物资,定然是先顾忌大军,后才会考虑百姓。对于他们这些官而言,这可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事情。
因此,林宜年一说,在做的一些官的脸色都开始变化起来。要是汉地方之上出现了问题,他们这些汉枢官,自然难逃责任。他们可都是赵国从其他地方抽调的功绩不错的官员和小吏,此次升职至此地,自然不希望一来就将地方搞乱,影响将来的仕途。尤其是其还有一些原本是小吏出身,现在被升职为官一级,他们更是在乎眼前的机会。
“要不让秦将军与蜀军之的那位联系一下,设计让蜀军大败一场,如此,说不定蜀军就会撤军。败了一次也就败了,要是再败,只怕司徒彻也撑不住。”赵康沉声道。赵康所言,自然就是蜀军之与己方有联系的姜破云。虽然不知道姜破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但是,大都督既然能安排秦游去配合姜破云,那姜破云自然就会没事。现在利用一次,说不定就能让蜀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