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蜀军还要战 (第2/3页)
声道:“李大人所言,是担心我们出击汉,会因为实力强弱对比和后勤问题,再次被赵军击败。不过,我以为,大王所言也是极为有理。没错,从表面上看来,我们蜀军没有赵军强,即便是动用我益州现在可以抽调的兵力,也不过是比汉的赵军强上少许,并不能保证一定胜过赵军。”
“但是,正如大王所说,现在汉的赵军后勤运输比我们困难,他们的施政手段,确实给他们的后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即便是他们能通过抄没豪强大族能补充一些,但是,汉之地在我军与汉军大战之,这些大族豪强已经没有多少能量了。”
“不过,虽然赵军的这种施政手段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后勤负担。但是,反过来说,只要他们坚持下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那也是极大的。因为他们得到了民心,能很快的稳固地方。在百姓受到其利,大族消亡之后,这汉之地就成为赵军稳固的辖地。这也是赵军能很快将其攻下的地域,变成自己稳固的辖地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们不能给赵军时间,不能给他们稳固地方的时间。否则,即便日后我们有能力反击了,那也要面临赵军强大的军队和汉几十万百姓的支持。因为我们不能给他们同等的待遇,所以,这些百姓定然会稳稳的跟在赵军身后,并拥护赵军,以保证他们现在的利益。分配田地,减免赋税,统一税收等政策,对于百姓和商人而言,那可是极其优厚的条件了。为了这些有利于他们的条件能继续保持,他们定然会与赵军一起,与我们死战的。”
“因此,我们不战则以,日后只能在边界据守,进而被赵军步步紧逼。一旦我们蜀军出现异常情况,赵军就能挥军南下。此外,赵军占据汉之后,也能通过给汉的条件来影响我们益州辖地,到那时,对于我们统辖地方而言,也是极其不利的。除非诸位大人和益州的大族豪强,愿意付出家所有,与赵军施政一样。不过,想来诸位都是不愿意的。”
“我军此刻行动,除了这些有利之处和为了防备赵军强大之外,还有一个有利于我们的条件,那就是汉境内残存的大族豪强。这些大族豪强很清楚,要是赵军统辖汉,他们的田地,他们的家财,他们现在的地位和利益,都将全部失去。甚至是他们的性命,都很有可能会丢失。所以,他们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只要我们采取行动,他们必然会暗配合甚至响应我们。要是等到如何出军,只怕这些可能成为我们盟友的大族豪强,都将已经不复存在了。”
林世所言,让大殿之内的诸臣都暗暗思量,不少人都有些恐惧,尤其是那些大族出身。赵国的制度,他们比谁都清楚,要是赵军南下,他们的家族不复存在,他们的利益也不复存在。他们辛辛苦苦积攒和壮大的家业,也都不复存在。再加上林世分析的极为有理,所以,不少臣都暗暗点头,赞同林世的意思,立刻出兵对汉采取反攻。
就是司徒彻,此刻也对林世此次立刻赞同感到意外。要知道,自此他当上蜀王,继承了雍王势力之后,林世就没有这般干脆的配合自己。一直以来,不是对他的各项行动加以反对之外,就是对他加以训斥,完全就是一副长辈模样。这样的情形,自然不是他这一地诸侯能接受的。毕竟,他已经是蜀王,而不是昔日王世了。
不过,林世的赞同和分析,却让司徒彻极为满意。而且,林世所言,也及其符合他心所想,甚至已经超出他心所想。
不过,林世的话并没有说完,其接着说道:“臣建议我们立刻出击,不过,能胜则战,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内取胜,则立刻回撤,不与赵军全面交战,而是设法在汉进行破坏,以阻碍赵军对汉地方的统辖,而不是与其继续在僵持作战。毕竟,与赵军强大的后方支持相比,我们蜀军的根基远远不如。所以,我们要出击,而且要迅速。但是,也不能付出的太多,否则,最后受损的始终是我们。”
“我们与赵军交战之前,已经与汉军大战数月,损兵折将不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粮草物资也在这数月之消耗极大。而赵军却不然,半个月就将我们击败。虽然他们后勤运输困难,但是,他们却并不缺少粮草物资,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军从雍州运输的粮草物资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不能与赵军在汉长久作战的原因。我们能看到赵军的不利之处,那赵军也不是傻,自然知晓自己的不足。所以,此刻的雍州,只怕早已经开始向南运输物资。”
“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虽然后勤运输问题不大,但缺少的反倒是粮草物资。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