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32章 (第1/3页)

    ( )    更新时间:22-9-26

    北方天气渐冷,但兖州、徐州、扬州战事依旧在持续,只不过规模小了许多,但并未停止。唐显依旧在经营着自己的地盘,虽然唐显是逆贼身份,但其一占领两地,就减去了一部分繁重的赋税,使得百姓也不再排斥。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只要生活安定,谁统治都是一样。

    站在骁果军的角度来说,三方混战,不止不休那是最好的,其次唐显胜出。徐州军胜出或者兖州军胜出,都对骁果军极为不利。骁果军位于兖州之北,在青州尚未纳入体系之前,兖州就是骁果军南下的出口。所以,无论徐州军还是兖州军都不希望骁果军从这里突破。

    谁也不希望骁果军对南面染指,这也是赵询鼓动唐显南下的缘故。如果当初自己直接参与,怕是慕容成就不会和徐州军相斗,而是坐看徐州军和自己相斗,自己却在后方整顿自己的势力,随后再大举攻击。

    徐州军见情况不妙,也向赵询寻求帮助,直言,两军也都成了叛军逆贼,应该互相协助。徐州军一灭,骁果军就是朝廷首要打击目标云云。对此,赵询也是冷笑相对。只是回复道,李延宗是怎么回事。

    徐州军李炽听闻赵询回复,也知道骁果军是不会伸出援手。毕竟他在骁果军背后下黑手的事情都被赵询知道了,赵询岂会助他?什么所谓相互协助,就是骁果军全军尽殁,骁果军也会冷眼相加的。

    说真的,赵询看到兖州乱战,都有掺合一手的想法。毕竟,冀州是和兖州相接的,出兵,实在太容易了。可是,冀州才纳入体系,现在骁果军内部又在整顿官员,再加上冬天将至,也不是什么好的作战天气。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其他诸方势力怕是都不希望自己插手,一个不好,会导致连锁反应,很有可能会让驻军联手抗敌。

    对于南方战事,赵询自然无暇顾及,现在他们的重点转向了青州。

    青州百姓大举要求,将青州按照冀州,按照灵州府的政策实行。为什么同为一州之地,灵州府的百姓就能均分田地,而我们却不行?为什么相邻的冀州可以,我们不可以?这里没有游行示威这么一说,但是,这些百姓们纷纷组织,向着冀州、幽州和灵州府迁移,一时之间,让赵询也哭笑不得。

    曹斌倒是干脆,我不管了,随你们。随后又给骁果军发信询问,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

    在一开始,曹斌就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据地自立的想法。在他看来,以后谁强大,依附了就是。其赵询就是第一,也是最佳对象。卫军和骁果军开战之后,骁果军就迅速拿下了冀州,将青州包围在东侧。可以说,青州以及处于三面围困之,因为东部是大海,骁果军的水军依旧是曹斌无法抵挡的。

    三方会谈那次,曹斌和赵询有过商议,曹斌也表达了自己愿意臣服骁果军的意思。赵询当时考虑,一来给南方诸州一个刺激,让他们也学习曹斌,自立为主,削减慕容成和司徒雷的实力。二来,骁果军才拿下冀州,有些承担不住了。

    曹斌领会了赵询的意思,从唐显手接管了青州,很快就在青州开始清理那些名声极坏的旧官员和大户望族。为此,曹斌也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百姓们都称赞曹斌是好官,可接着就让曹斌有些头大了。既然是好官,那就在好一点,我们也要灵州府的待遇,要冀州百姓的待遇。

    说的简单,自己可不是骁果军,自己麾下也不是骁果军,他可没那么大能耐,在青州全境实行田地均分和一系列骁果军的那种新政。既然搞不了,只好上报给赵询了。

    赵询当即召集武官员,商议眼前的情况,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武官们自然是欣然同意,地盘越大,骁果军就会越大,他们的位就越高,指挥的人马就越多。对于很多人来说,地盘越大就越好,其实不然。

    接纳青州,听起来骁果军占了很大的好处。如果只是简单的占据青州,和其他势力一样,自然是有很大的好处,不,应该说是天大的好处。可别忘了,骁果军治下实行的新政,要减免很多税收。税收减了,骁果军的收入自然少了,可骁果军要统辖的地盘却更大了,要支出的也更大了。

    其次,青州归附了,那些原本的府军自然要整编。合格的自然归入骁果军军队体系,不合格的也要妥善安置。这些人可是兵痞,放在外面多了,容易生事。毕竟习惯于当兵,一时半会,离了队,还不适应,连生活都有可能是问题。

    接管青州,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