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战后 (第2/3页)
法过活的父母卖掉,就是成为一个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各地的火麟军驻军,在得到赵询的指令之后,都将这些孩收拢起来,随后迁至燕州城。其最小者五岁,最大者十三岁。
和魏东一起巡视诸县的杨望真也传回了消息,可能是火麟军收复两府之地不久,也可能是诸官都是破格提拔。这些官员尚未出现尸位素餐之辈,或许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大都是办事不熟练所导致,经过杨望真的指导,都纠正了过来。不过,也正是杨望真代表赵询的巡视,这种类似钦差的出现,让诸县官员,无论是燕州府还是新纳入管辖的营州府,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疏忽,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的是极为的利索。
除了各地的巡视结果之外,杨望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比如对各县之间的官道进行修缮,特别是一些大的乡镇,要将他们连接起来,不能让他们孤悬与管辖之外。加大的对流民的吸引,特别是营州府,整个一府之地,地广人稀,人口竟然只有燕州府的一半不到,之所以这样,一时官府压迫rì盛,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靺鞨军的欺压,而逃往南北诸府。
杨望真此外还提议,成立府一级别的官员体系,协调一府诸县的发展,不能让同为一府的诸县,各自只管自己,不能协同前进。另外,火麟军实行军政分割,政务之上,确实需要府一级别的官府,甚至还需要凌驾于诸府之上的体系,对诸府进行管理,辖制。杨望真的意思是,如果因为朝廷的关系,不便任命府一级别的官员,则可以以代字任命,必要之时,再向朝廷请示。至于其批示不批,我们无需关注。
最后,杨望真还提议,赵询在火麟军之,需要一个名号,或者说是军事衙门。此外,骑兵校尉和府军将军之间的平衡,骑兵校尉和步军校尉之间的高低上下,都需要合理的安排。近年来,诸府连战不休,虽然在火麟军急速的行动下,并未让两府百姓遭遇太大的死亡损失,但两府的民生确实遭遇了极大的破坏。幸好火麟军分配土地,让百姓有了新的希望。但这种剥夺地主田地,分发与百姓,并从地主手获取粮草的手段可用一时,不能将此种激烈的手段继续大规模的使用。故而,短期之内,我们不能在继续与靺鞨军作战,需要大力发展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对其余几府之地,进行谋划,拉拢反击靺鞨军的势力,消耗靺鞨军的实力,时机一到,雷霆一击,达到我们需要的目标。
看了杨望真的奏报,几乎和吕良、司徒亮所提到的建议类似,唯一不同的是,杨望真还提到,火麟军的暗影卫还需改革,军事上,对内,对外,都需要情报机构,不能只靠一家,这样也不利于各方面的情况面面俱到。其也含了深意,这种权势,不能不加以节制,不然可能会伤到自己。想了一下之后,便将杨望清、刘契、刘潜、张元静以及并未随军队回到各地的李凌风、李洛北、赵康、赵杰、赵非等诸将也叫了进来,商议杨望真几人所提的建议。
看到自己几人也被赵询叫了进来,和周围七八位火麟军诸将云集一处,刘契四人顿时明白,几人的表现已经入了赵询之眼,正式被赵询接纳,成为火麟军核心一员。四人面面一视,都露出了淡淡的喜意。毕竟他们从北海军之逃出,已经无路可去,无家可归,现在终于有了落脚之所,自己的才能也能有所用。
“本来大战结束,我们应回到燕州城,然后再商议诸事。可大雪虽停,但道路不通。所以我们还需在此停留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