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试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试探 (第2/3页)

王银儿前后检视一遍,觉得还算满意,便重新打扫干净,恭请太后移宫。窦太后命人将天子六玺用锦盒盛好,用明黄锻子包着,便要起驾,在宫外的郑众早看到了天子六玺,便小跑着过来道:“太后慢走!”

    窦太后停下轻辇,看着他问道:“何事?”

    郑众深施一礼,说道:“太后,天子六玺何以在太后宫中,陛下不是已经亲政了吗?”

    窦太后脸色一沉,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突然闪出了一丝杀意,“这是你一个当宦官的当问的吗?”

    郑众忙跪倒在地,想了想之前与李郃商量的话,开口说道:“太后,臣自小随明帝,后又随先皇,对大汉朝是忠心耿耿,虽说身为宦官,不该插手朝政,可是臣也明白,这六玺之理。”

    “六玺之理?”窦太后熟视郑众,许久,才道:“你说的六玺之理,是什么道理?哀家自先帝大行之后,管天下之事,这六玺自然在哀家手中,你今天说不出个道理来,哀家便治你一个干预朝政,扰乱圣听之罪。”

    郑众听她这样一说,心中也开始打起了鼓。窦太后,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女流,她久居宫闱,跟随先帝,又主理朝政,杀罚决断,何曾有半点含糊,军国大事尚且能处之有方,何况处理自己一个小小的宦官!只是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他把心一横,说道:“太后不知,自秦始有六玺,又名传国玺,世世代代,六玺皆存于奉先殿中,是为天子的象征。此六玺皆为白玉制,螭虎纽,用都紫泥封。一曰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曰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候;三曰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曰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曰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邦君主;六曰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说着,他口气一转,就得沉重又有点嘶哑。

    “先帝大行后,太后主天子之权,无可厚非,但是此六玺乃天下至阳至刚之物,太后虽贵为国母,却仍为阴体,若久掌六玺,不仅有损国本,于陛下不利,也对身体不利。阴阳之道,贵在调和。太后寡居,又与此至刚之物同处,实则对凤体不利。臣虽是一介宦官,却也知阴阳之数。恕臣直言,太后这段时候,是不是总是头晕心烦,身子常感不适,病体久医不愈?”

    郑众哪里懂什么阴阳之数,这些都是李郃教他所说。李郃早已想通其中关键,太后久病,必有此因。如今让郑众娓娓讲来,却更增了几分可信。

    窦太后被他精亮亮的目光所镇,又听得他一番言语,只是沉思着,半晌才道:“哀家知道阴阳之理,但是,哀家一国之母,还怕这六玺之害?”

    郑众又道:“不然,太后您想,陛下已举成了成人礼和亲政礼,正是天下一统之象,万象归一,而太后拿六玺就如同一匹想要狂奔的骏马,被人故意拉着走不得。太后想最后这人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