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骨血 (第2/3页)
下,儿子,儿子,没有了母亲,也就没有了这个称呼,你现在有母可侍,怎可一日忘本啊!”
他把刘肇拉了起来,命人拿来了衣冠,亲自为刘肇穿戴,然后看着幼帝,笑道:“皇上,老臣陪陛下去吧!”
刘肇点了点头,去嘉德殿向窦太后请安。
窦太后旨意一出,便知道刘肇必会心中不满,却见刘肇恭恭敬敬的跪拜请安,竟是十分的虔诚。略有些意外,说道:“皇上,今天哀家的旨意,你可知道了?”
刘肇起身坐于塌上,平静地说道:“母后,您怎样决定,就怎样做,儿臣没有异议。”
“哦?”窦太后更加意外,眼里却闪出一道恶狠狠地光来,随即一隐即没。
“哀家觉得大将军所说的十分有理,便应了。不过没有与皇上商量,哀家觉得皇上一定是会同意的,对吗?”她淡淡地不着痕迹的说着,一边观察着刘肇的神色。
刘肇依然十分恭谨,“母后,儿臣本也是可与不可之间,让朝臣们讨论,实是因为儿臣难下决定。既然母亲替儿臣做了决断,儿臣欢喜还来不及呢,自然是同意了。”
窦太后正自疑虑,听到这话,心中略宽,换了语气柔声道:“好,皇帝如此想甚好。母后听说皇儿勤于政务,十分欢喜,只是你年纪还小,要注意身子,不可太过劳累!”
“是!儿臣记下了。母后,儿臣听说母后,夜里咳嗽,可宣了太医来看吗?”刘肇关切的问道。
“看了是看了,可是总不见好,本来喜欢凉快,到夜里总**开着窗睡,现如今也不成了,咳得厉害,屋子里又闷,实在是难受。也是年龄大了,有些小病就迁延着不**好。”窦太后叹了口气,对皇帝的关心,觉得心里一热。
“儿臣即着太医院,为母亲寻找可行的方子。母后,儿臣与母后相依为命,这宫廷之中,还有什么人比我们母子二人更亲呢?母后的身体是儿臣最关心的,请母后一定要保重!”这话说完,竟泪眼朦胧,看得窦太后也伤感了起来。
但这感情的火花却只一闪,迅即恢复了平静,若无其事地端起茶呷了一口,稳定下了情绪,说道:“你有这个心,哀家十分高兴,我们处于权力的顶峰,任何的风吹草动,叫下边人听闻了都会当成了大事。只是夜里咳嗽了些,太医们会想办法的,皇上也不必忧心,也不必要朝臣们知道。朝中之事,我本已不再理,只是皇儿必竟年幼,处事还是有不周到的地方,哀家有时候也会帮着你拿拿主意,你也别一门心思的往坏处想。我这个太后做到了这个份上,就不怕背后谁说什么话,什么名声儿?过眼云烟罢了!那些老臣你也节制着点,听说在朝堂上对大将军不太尊重,哀家听了不是很高兴。我窦氏一门,为朝廷出生入死,马革裹尸,鏖战疆场,换不来他们的赞扬,也犯不着冷了我们的心!这就是哀家的意思!”
她一番重话说完,料得刘肇必会变了脸色,却见他依然平静自如。“是,儿臣知道了,老臣们也是为我大汉天下考虑,难免有遇事急躁的时候,儿臣会从中间调节。舅父劳苦功高,儿臣心里是有数的。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