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挖疙瘩运动(上) (第3/3页)
糊涂了。
“呵呵,天机不可泄漏,反正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害处,等一汉回来时候,他会告诉你的!”李西滨笑道。
一个星期之后,从省城比赛回来的李西滨,带着一辆中型卡车回到了崖屋。当天晚上,他家院子里的那个大树疙瘩就被用一个巨大的木桶装了起来,培上泥土,和那块卧牛石一起,被运走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李国明家院子里搁的那块石头,还有那个树疙瘩,都叫宛城来的一个人给收走了!”
“真的?啥价呀?”
“听说那树疙瘩五百块,那块石头是按一斤一块钱算的!”
“扯蛋吧!那废铁一斤才三毛钱,铜一斤才五毛钱呢,石头比铜铁都值钱?”
“我扯你蛋作甚!我亲眼看着那人把钱递给李国明家老大的!那人还在李国明家住着,不信你自己去问问呗!”
汽车刚走,晚饭时分,村北头的石磨盘那儿,人们又开始议论起来了,这回的话题,不过这回不说活土根了,变成了李国明家疙瘩和石头。
不过还没等人们跑去询问,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就愕然在村头发现了一张标题为“大量收购”的告示,上面写着:“今有宛城市全有园林花木公司代表刘一汉同志,前来我村大量收购各种奇石、珍稀花木、盆景根雕材料,有意者可到五组李国明家商谈,价格面议。”
原来,李国明家的树疙瘩和石头卖出了高价是真的!rì他娘的,这也太离谱了吧,到山上挖块石头,竟然能顶一头猪?挖了个树疙瘩,比他妈十棵大树的价钱都高?
可现实摆在眼前,第二天,就有村民试探着拿自家院里摆了好几年的一块“水秀石”,也就是太湖石去卖,结果也卖出了一块钱一斤的高价,连水秀石里的水都没除!人家还说了,就得有水才好看!还有人领着刘一汉到自己家院子里,给院里那棵种了二十多年的木瓜树估价,刘一汉张嘴就给了一百七的高价,差点没把那家人高兴得跳起来!
也有人试着从山上挖了几棵草兰,几颗野百合下来,刘一汉统统按五毛钱一棵收购;至于其他的植物,象八月扎、银花、连翘这类的观赏花木,也都给了三五块钱一棵的价格不等。
几乎是一夜之间,崖屋村人就沸腾了。早上天一放亮,就看到成群结队的人们扛着十字镐、钢钎,也有拿着铁锹、剜铲,挎着篮子上山的,都希望自己能在山上发现一些能卖钱的东西。
在那疯狂的十天当中,崖屋村的山,除了大尖山之外,几乎被翻了一个遍,刘一汉也收购了整整两大卡车的各种园林物资,虽说没人再卖出三百以上的高价,但全村人家家户户都收获了几十到几百元不等,也算是不无小补。
不过到了最后,山上几乎已经被刨了个jīng光,到处都露出黑乎乎的泥土,连那些号称“万年脏”的荆棘刺蔓,也都被挖了出来,当然,它们中的绝大部分,自然是成了各家各户作饭的燃料。
“rì他妈的,乡里从八二年挖到八七年,整整挖了五个年头,也没这十天挖得净!那吃大锅饭就是不中!”看着泛着黑乎的山坡,村里一个老人恨恨的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