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活土根 (第2/3页)
相讥,真是妇人之见,这都什么年代了,有钱啥好吃的买不到?更别说几百斤麦子了。王玉枝也知道说错了话,被丈夫呛了一句,脸上又有些下不来,当即黑着脸不吭声了。
“那种啥子?地总不能荒着吧,村里该说了。”看到小儿子笃定的表情,李国明知道他心里肯定有了什么主意。
“爹,我的意思,是咱家的地,明年都种活土根好了。”李西滨轻轻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说起活土根来,在李西滨重生之前,也是崖屋人心中永远的痛。
或许逢二的年头,对崖屋人都是极坏的。重生之前的记忆中,八二年的洪水,冲塌了五户人家的房屋,还卷走了崖屋村十几口人;九二年蛤蟆嘴矿洞塌方,崖屋村七十二个青壮年劳力被埋在了矿洞里;而零二年呢,最让崖屋人受伤的,就是这活土根了。
活土根,学名黄姜,是一种原料药材,主要作用是提取皂素。皂素可不是作肥皂用的,它是一种药品原料,主要用来制造激素类药物。整个九十年代,激素类药物被广泛运用,国际市场上的皂素价格每吨一直保持在四千到六千美元之间,还供不应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这种强劲的需求,使得盛产黄姜的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一带,许多乡镇都大力推广黄姜种植,而污染严重的小皂素厂也纷纷上马,成了许多县的支柱产业。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医学界抵制激素滥用的声音越来越大,到二零零二年,皂素的国际市场价格大跳水,一下子从四千多美元降到了一千六七百美元一吨,皂素厂纷纷倒闭,黄姜产量过剩,原本两块多钱一斤的黄姜,到最后竟降至一毛四一斤!
崖屋村人赶上的,就是最后一茬黄姜种植风cháo。东黄乡地处偏僻,信息极端闭塞,直到二零零一年,邻近鄂州省的乡镇都发了十几年的黄姜财了,东黄乡zhèng fǔ这才发现,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于是就号召全乡百姓大力推广种植黄姜。
听说有这样一亩地能挣三四千块钱的好东西,崖屋村人当然是响应zhèng fǔ号召,把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黄姜。可等二零零二年收获的时候,崖屋村人却傻了眼:原本以为是金蛋蛋的黄姜,现在成了烂狗屎!虽然产量确实不小,可黄姜从地里挖出的时候不易,辛辛苦苦在自家地里刨一天,刨出的黄姜才卖几块钱,还不如去公路上帮人卸货挣的多,一句话,连工夫钱都不够!
乡zhèng fǔ也傻了眼。他们对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丝毫不知,原本想借大力推广黄姜捞点政绩的,没想到竟然成了烂摊子,全乡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不说,还造成了全乡人民对乡zhèng fǔ的巨大怨念,那一任乡长只好平调出去了事。
他调出去了倒是一走了之,可是东黄乡里的土地,就是从那年开始,有大半都被活土根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据,直到九八年李西滨回家探亲,还看到村头的地里,依然是这种植物的天下,活土根也就成了崖屋村人心里永远的痛。
“种活土根?你咋想起来这个的?”看到李西滨笃定的样子,李国明也有些好奇了。自从上次撞伤了脑袋之后,这个小儿子说话行事就变得跟个小大人似的,难道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呸呸呸,快过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