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长远打算 (第2/3页)
,对李国明来说十分不现实。
不过李国明毕竟头脑活络,见过世面,很快就想到了开砖厂这个方法。没有本钱,他就发动了村里十三户人家一起凑钱,出去买了一台二手砖机回来,再找人砌了一孔吊丝窑,这砖厂便算开张了。
可是这砖厂由于是十三户人家联合开办的,大家平均出资,领头人是李国明那也是口头约定的,没有权威管理者,先天上就大大不足。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些,两三个月后,就渐渐开始发生各种状况了:出工不出力者有之,半大小孩顶工者有之,推dao油瓶不扶者有之,发生内讧口角不断者有之,弄得李国明是心力交瘁,一年之后,砖厂便关门大吉了。
干了一年,大家都没赚到什么钱,倒是每家分了几万块砖头。因为此事,李国明一怒之下,辞去了队长的职务,又借款为自己家建了全村第一套平房后,就自行跑起了收购鸡鸭米豆的小生意。
进入九十年代后,各村纷纷开办企业,争先致富,唯有崖屋村依然死气沉沉,没有一家村办企业,更没有成系统的产业,经济成了附近各大村最差的。乡里为此很着急,他们知道李国明的能力,上次村里换届时,乡里几次三番来做李国明的工作,要求他出任村长,带领大家创业,都被他断然拒绝了。
“我做点小生意,又不用cāo大心费大力的,只要能供着你们兄弟上学盖房子娶媳妇就中了,最多帮衬下你二爹三爹他们,至于二家旁人的,我可管他娘儿死活呢!想让我再去跳那个火坑,领着这些夯货干那出力不讨好的村长,门都没有!”这是乡里人走后,李国明同志在家庭会议上的原话。弄到最后,乡里也没有办法,只好找了前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名叫李有德的当了村长,聊胜于无罢了。
不过如今手里闲钱多了,李国明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正如李西滨所说,看这形势,村里人只会越来越富,开砖厂绝对是个好卖买。关键是李国明同志心里还憋着一股气,想让村里人明白,可不是老子连干个小砖厂的本事都没有,而是你们这些狗rì的不肯齐心协心,那砖厂才垮了,不信看看老子自己开的,红火着呢!
李西滨也明白父亲的心思。重生之前,父亲也同样憋着这股劲,不过因为本钱不足,一直才九四年才开了自己的砖厂,生意一直不错。虽说没挣到大钱,但自己家在村里的生活一向算得上很好,还不是靠了父亲的砖厂吗?他是绝对相信父亲能开好这个砖厂的。
然而,砖厂这个企业虽说,却是个很缠人的话,东黄人常说“开砖厂烂窑坑”,意思就是烂事儿特别多,特别耗费人的jīng力。
此时此刻想起,李西滨就觉得,以父亲的才干,被绑在这个小小的砖厂里,确实有点屈才了。并不是说,凭着李国明同志的能耐,他就能去当国有企业的总裁、跨国公司的ceo了,而是李西滨觉得,父亲应该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带领全村人致富,而不是单让自己一家富起来。毕竟自己还要上学,还要发展,不可能呆在村里带领大家致富。肥水不流外人田,除了自己之外,最好的人选,当然是自己的父亲哥哥。
既然我重生了,又救下那么多人,那就让村里人都过得好一点吧。再说了,自己将来,注定是要做些事业的,村里人成长起来了,那可不是自己的天然助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