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章 空筒子棉衣白糊汤 (第1/3页)
晚饭时分,李东滨果然按时回来,看他脸上的气sè,因为没能说动人家四队跟后营的村民答应他加一份子的要求,而有些讪讪的,他当然是丝毫不知那矿洞后天就要塌方的。
来不及为自己哥哥和三爹无法进入那吃人的矿洞而庆幸,躺在床上,李西滨心里默默算计着该如何不让这次悲剧发生。
崖屋村是个穷地方。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地处伏牛山尾部的崖屋村,山上的树林早就在大炼钢铁时被砍得jīng光,更因为山地的关系,崖屋村一口人平均才只有一亩三分地,还全都是土薄保不了墒、地高浇不上水的岗坡地。
在李西滨的记忆中,村头墙上刷着的“大干一九九二年,人均达到三百元”,简直能称得上豪言壮语。这里说的三百元,指的是人均年纯收入,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村民来说,全家辛苦劳作一年,能攒下百来块钱,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九二年的时候,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了,在农村当中,“万元户”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对于南方和平原地区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儿;可在整个东黄乡,全乡二十五个行政村,两万五千人口当中,除了东黄街做生意的商贩,农户当中,竟然只有四个万元户,而全乡最大的村子之一崖屋村,竟然连一个也没有!
在李西滨的印象中,九二年的时候,东黄乡的百姓们也算是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大多数依然处在赤贫边缘,那温饱问题的解决,绝对是勉强而又再勉强的。
有一句当地的土话,最能概括东黄乡人的生活状态,叫做“空筒子棉衣白糊汤”。
空筒子棉衣并非指棉衣的某种制作方法,而是棉衣的一种穿着方法。过冬的时候,东黄乡人穿的自然是棉衣棉裤。要说起穿棉衣的方法来,肯定都是棉裤套在下身,棉袄穿在上身,东黄人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由于贫困,东黄乡人大都买不起秋衣秋裤这样的内衣,所以棉衣都是直接贴身穿的,象李西滨这样小孩子家家的,里面甚至连内裤也没有一条,这就是“空筒子棉衣”。
没有那样穿过的人,是无法得知空筒子棉衣穿在身上的苦楚的。没风的时候还强些,一旦有风,那冷风就嗖嗖的顺着裤腿袖筒往里面直灌,果然是西北风一吹,晶晶亮,透心凉,比大冬天喝冰镇雪碧还要爽。
而白糊汤说的就是吃饭了。
对于东黄乡人来说,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土地薄瘠,辛苦劳作一年,交过公粮后,地里出产的东西也就勉强糊口而已。由于公粮交的是麦子,所以剩下的麦子,基本上一天只能吃一顿清水煮面条,对于东黄人来说,午餐仍是正餐,所以那顿面条,当然要留在中午吃。
但一rì是要吃三餐的,另外那两餐怎么解决呢?那就只好吃玉米面和红薯了。东黄人把玉米面煮成的糊糊叫做“糊汤”,而所谓白糊汤,就是说清水煮玉米糊糊,里面只放点盐,连任何菜都没有的那种吃法。不出意外的话,东黄乡大部分人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得吃白糊汤,不过早晨的稠一点,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