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王朝都城遗址 (第2/3页)
古格壁画气势宏大风格独特。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绘人物性格突出用笔洗练。丰满动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古格的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特点。
最后我们跟着索多来到了这整个遗址中最具有神秘和传奇色彩的藏尸洞。藏尸洞在古格都城遗址北面六百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据说这是古格王国灭亡后留下的最后遗址。当我们跟着索多来到这个神秘的洞口处。现这个洞窟是开凿在距地表近三米高的山沟崖壁上的。洞口很小宽不到一米高仅一米左右。进入洞内后现这个洞是一组三室洞窟主室平面是不大规整的方形面积约十几平方米。后室和南侧室都很小各有一个小洞口与主室相通主室后壁上还挖有小龛。
主洞室和两个小洞室内横七竖八的堆放着约二、三层早已腐烂成枯骨的散碎骨骼、破衣、碎布、绳子和小木棍等。骨骼堆放非常杂乱根本无法一一辨识每具尸体。一眼看去粗略统计了残肢。估计洞内至今还堆有三十多具散碎的尸体残骸由于还残留着不少的衣物和毛所以人踩在上面感觉软软的。让人感到心惊肉跳。惶恐不堪。
洞里的尸骨没有一具是完整的都是身异处而且奇怪的是洞内没有现一个颅骨只找到两件下颌骨。更奇怪的是洞里虽然看不到一具头颅和头骨的痕迹但却找到许多辫和绑扎着的束。说明尸体本来应当是带着头颅被堆进洞内的。后来这些头颅却神秘的不翼而飞。在一些腿骨、脊骨上面附着已经干枯的人皮和人肉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完全脱水干化的干尸。有近十具尸骨用藏式无领粗布长袍和毛质粗呢包裹腰部紧系毛织绳绳两端绕长袍将尸骨曲折捆绑成团。根据乱骨堆中夹杂打量破衣、布块和多节毛织绳以及捆绑迹象分析。堆放到此的尸体最初全都是穿着衣袍有些还裹着大块毛织布。用绳子捆绑成屈肢状放入洞中的。
关于这个“干尸洞”内的尸体据说是古格与拉达克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干尸洞前处以极刑。抛尸于洞内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