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把那风景都看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把那风景都看透 (第2/3页)

成了几大片清光,耀得房间纸窗一片清楚,一位婢女端着一个盘从窗外经过,在窗上映下一道影。

    影安静地站在范闲的身旁,看着一脸忧愁地他,一言不

    |于建筑或是景致的阴影之,他看惯了监察院前后两任主人无时无刻的烦恼,而依然没有习惯与他们交谈,为他们出谋划策,因为他地任务只是杀人,而不包含这些动脑的可怜事儿。

    从草原上回来后,影脱掉了牧民的衣服,重新回到了范闲地身旁,就如以前几年那般,十分安静,但范闲偶尔发觉,这位天下第一刺客,时不时会看两眼院内休养的王十三郎,眼光有些复杂,有些怪异。

    “我现在还不能回京。”范闲知道影不是言冰云,不是邓越,更不是话痨王启年,等着他开口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揉了揉眉心,说道:“一来西凉路地事情还没有结束,二来京里既然没有消息出来,我这样急着赶回去。有些不妥。”

    “这只是小事情。”影知道范提司想找自己说话。略顿了顿后说道:“不用太多操心。”

    范闲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不是小事。你不知道老李家地这些男人。一个比一个倔,就说承乾和老二吧。居然倔着死了,也不肯向陛下低头。大殿下虽然性情要豁达许多。但骨里却股东夷人性好自由地味道,陛下这般逼迫于他。谁知道他会做出怎样吓死人的应对。”

    等不到影开口接话。范闲满脸忧郁。继续说道:“陛下。甚至是朝野之地所有人,似乎都坚信一点。那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因为大皇一半地东夷血统。便没有任何人相信他会继承皇位。他本身便有一半东夷血统。娶的王妃又是位北齐人。在当前这种局势下。陛下要他废妃,其实对他倒是有回护重用之意。”

    京都平叛事。一共有三位大功臣,分别是范闲、重、大皇。大皇其时手握禁军,控枢要害,却坚决地执行了皇帝陛下地所谓遗诏。成功地将叛乱的形势控制在一个庆国国力可以接受地范围之内。因为此事,皇帝陛下对他地态度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不再像往年那般冷淡。

    “准确来说。皇帝陛下对大殿下有些许欠疚之意。”范闲一面揉着有些生痛地眉心,一面轻声说道:“所以他想弥补大皇。而以大皇地平生志向而言,最好地弥补。当然是任他为先锋。替南庆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在沙场上绽放光彩……陛下是真地决定用他为帅,这才必须要废了大王妃。”

    想到此节。他对皇帝陛下也生出了些许怨气。大王妃是北齐大公主,确实对大皇出任北伐主帅有些影响,但是何至于要用纳侧妃这种不入流地宫斗手段来解决?这哪里像是一国之君所应该持有地风度。倒像是一个和自己儿赌气的老家伙。他忽然心头一震,猜疑道:难道皇帝老还没有从以前的经历吸取教训,依然保持着强大地疑心。从而要用各种手段,把这些疑虑消除在萌芽之?

    范闲地心渐渐冷了下来,发现自己这几年犯了一个错误。自己依然低估了皇帝陛下强大地权力**。以及身为帝王天然地多疑与冷酷。

    做儿难。做皇帝地儿更难,做庆国皇帝地儿,更是难上加难。范闲吐出一口浊气,知道自己回京之后,只怕要夹在陛下和大皇之间难过。那还不如先不去想这个问题。

    但他有些好奇,不知皇帝陛下指给大殿下地侧妃,是谁家地女儿。又是哪位王公大臣,竟然如此不怕死,敢把自己地女儿,送到大王妃这只母老虎,大皇这只公老虎,以及宫宁妃这只老母老虎的嘴里。

    京都平叛之后,念及宁才人之功之德,又顾及大皇地颜面,皇帝陛下终于将她提了位份,在迟了二十几年后,终于封他为贵妃。只是这位当年的东夷女奴,在成为贵妃之后,依然没有改变当年地泼辣性情,虎性十足。

    大皇一家,那便是虎林啊。

    反正不可能是若若,这点范闲还是有信心的,皇帝陛下如今对自己信任宠爱十足,又深知自己当年为了若若地婚事,不惜把弘成打成了一代淫人,自不会以此为撩拔自己,因小失大。

    范闲站起身来,推门而出,迎接满院的秋色,不再去想京都那处地烦心事。此时已是深秋,军衙处满眼望去,尽是一片干净的疏离之色,天空极高,云色极淡,令人一睹便生出心胸旷达之感。

    青州城地近西胡,颇有草原之风,或许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让人们养出开郎明媚的心情,比如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