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奉先殿 (第2/3页)
客气地一屁股坐了上去.
双脚离地,不用再承受身体的重量,朱由检顿觉一阵轻松.可腿虽然轻松了,他的心头却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闷得透不过气来.
他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自己竟会被天启派去山海关打仗.如果历史照常发展,他本应一直留在京师,呆在信王府里老老实实当王爷,直到天启驾崩,入继大统.
当然,如果历史真的一成不变,那朱由检同志也是死路一条.十八年后,煤山东麓的那棵老歪脖树,以及那根要命的麻绳,永远在那里等待着他.
现在看起来,历史倒是因为自己的穿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变化还不如不变,自己死得可能会更快一些!
现在广宁惨败,天启要自己代天子出征.可朱由检那贫乏的历史知识告诉他,明军对后金作战,那可真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若是守城,尚可凭借城墙支撑一阵;若要主动出击,则尽是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全军覆没等光辉战绩.
远的不说,就说这广宁之败.朱由检在通州驿站偷听熊廷弼和王化贞争论,也基本听了个大概.
后金趁冬季辽河封冻渡河偷袭,却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中行军.而明军驻扎在广宁城和其他堡垒中,免受风雪之苦,算是占了天时.
后金攻而明军守,攻城战向来是守易攻难,攻方伤亡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守方都是常事.而广宁是关外重镇,辽东巡抚即驻节于此.明军在这里经营多年,城坚炮重,可以说坐拥地利.
王化贞在广宁拥兵六万,熊廷弼手下也有几千人,再加上辽东其他可以调动的军队,明军共约十几万人.而后金军队一共出动了五万人.明军兵力占优,可谓人和.
就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明军又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呢?
西平堡一役,三千明军城破被歼,副总兵罗一贯自尽;沙岭一役,主将孙得功已暗中投敌,还未开战即大喊"兵败",导致全军崩溃,三万援军全军覆没,部将刘渠,祁秉忠死于乱军之中,祖大寿逃至觉华岛;至于广宁一役,则根本就称不上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后金未出一兵一卒,全是孙得功挑动.[,!]守军反叛.
三役过后,明军兵败如山倒,尽弃关外土地,退守山海关,苟延残喘.
这样的熊兵熊将,就是换了孙承宗督师,又能如何?恐怕就是天启御驾亲征,也无法阻挡后金入关!朱由检心想,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前线打仗,只怕是羊入虎口,一去不回!
让他心烦的还不止如此.他今晨出了信王府,刚刚送走孙传庭就被召进大内,如今又要在奉先殿中呆上一夜,明晨即随军出征,眼看是没时间回府了.而红萼楼上,还藏着东林六君子,这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还有,蕊儿为救他身受重伤,没了他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