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节 一些有趣的事情(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节 一些有趣的事情(3) (第3/3页)

意举?”指导员试探xìng的看看还会不会有人举个手,如果全连真就这么四个人那教起来难度就大多了。

    台下还是无人回应指导员。指导员开始有点生气了:“怎么一个个都成老兵了就变成缩头乌龟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刚才都说了要认真对待,积极一点,怎么这还没开始练就想当逃兵!像个什么样子!”

    听到指导员的怒骂后原本sāo动的人群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行,不跟你们在这磨嘴皮子浪费时间了,是这样,刚才举手的四个再打一次还是让你们这些不会的看一下,完了后都他妈的给我努力的学,拼命的练,就三天,三天后全连还有不会打的,打的不好的有一个我收拾一个,看你们现在一个个畏畏缩缩的,不动点真格的你们是不会长记xìng的。”

    在指导员的安排下刚才举手的四个走上了连门口的台阶上开始再打一次,这次明显比刚才要好很多,甚至是天壤之别。鼓点节奏明显整齐划一,步伐也一致,一边跳一边打腰间的‘红大绸’也随着动作的幅度大小跟着飘了起来,四个人当中宋班长也在里面是其中表情最到位的一个,真有种大过年的喜庆。

    大约打了十分钟后整套动作打完,四个人已经是气喘吁吁,有的都已经满头大汗累的不行。看着他们打完后算是体会到了‘打腰鼓’的魅力了,不仅要打还得跳,边跳边打手脚得相互配合,最关键表情得表现的喜气洋洋就像嘴里牙齿有几颗就得露几颗一样,好像‘打腰鼓’所要表达的就是我高兴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后来从一些书本网络中得之腰鼓起源于chūn秋以前,原有迎神驱邪之意后来发展为民间舞蹈。北方的冬rì地冻天寒,打腰鼓本身就是抗寒,而看那沸腾场面,又何尝不是驱寒的好办法?因此,新年一过,冬闲的农民便以打腰鼓为乐,逐渐成为习俗,继而发展成文艺表演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