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太后归政 (第2/3页)
,仓促进攻河南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僧林格沁的十万蒙古铁骑就布防在驻马店一带,湘军轻松的攻破了信阳府,再朝北突进的时候,便和僧林格沁迎面相碰。
骑兵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可谓是势不可挡,即便湘军用了枪阵阻挡,但还是不断的收到骑兵的袭扰冲击。追又追不上,退又退不远。曾国荃气急败坏的坚持了十几天,就损兵折将上万人之多。
曾国荃无奈下便率大军退守到了信阳,利用山地才勉强阻击了僧林格沁的一阵阵冲击。可更大的祸患又从东边扑面而来,那就是由荣禄率领的九万多全副洋枪配备的新军,荣禄也正式把这支新军命名为“护****”。
护****实则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实弹操练,荣禄在乔志清那里购置军火三日后,便让部队昼夜不停的开始向西征讨。正好这时曾国荃与僧林格沁在中原激战,荣禄得知消息后,便加快了行军的步伐,意图与僧林格沁混合,两面夹击湘军。
荣禄沿途一路攻城掠寨,拔掉了湘军在安徽和河南一线的所有据点。终于抵达河南境内后,曾国荃的大军已经退防到了信阳府的境内。荣禄一鼓作气,在信阳五十里外的罗山县肆意抢掠粮草,休整了一日。第二日天一亮,便向曾国荃发起了进攻。
曾国荃本就被僧林格沁的蒙古铁骑打的窝火,现在荣禄又率大军来袭。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曾国荃主动后撤回了汉口,和僧林格沁与荣禄的大军隔江相望。因为彭玉麟的水师完全握着制江权,僧林格沁和荣禄也只能望江兴叹。
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了两宫太后宣布还政皇上之后,英国首先信守承诺的派出了三条,五千吨左右的铁甲战船,沿江之上,帮助朝廷讨伐曾国藩。随后法国和美国也各派出一条六千吨的铁甲战船开赴汉口,协助朝廷剿灭叛贼。
这一切都来自于恭亲王和洋人的密谋,其实洋人提出的条件也是恭亲王的意思。恭亲王已经给洋人许诺,要是洋人帮助自己执掌朝廷大权,恭亲王就满足洋人在各海关的一切通商条件,甚至免去各种进出口的关税。
这场博弈终究有个输赢,照目前的情势看,曾国藩和两宫太后都输了。反而恭亲王成了最大的赢家,一跃成为摄政王,把持了京城的所有军政,权倾朝野。
湖北汉口,湘军行营。
曾国荃坐在一旁,无比伤感的看着床上奄奄一息的曾国藩,脸上满是悔恨的神色。
曾国藩疲倦的抬起眼皮,知道是曾国荃坐在身边,张了张口,低声问了一句,“老九,最近有没有纪芸的消息?这个丫头到底去哪里了啊?”
曾国藩说着就干咳了两下,眼睛里浑浊的泪水直流。
“大哥,你先保重身体要紧,纪芸兴许只是生气回了老家。我已经派人四处打探了,兴许很快就有消息。”
曾国荃端着汤药小心的伺候着他喝了几口,伤感的宽慰了他两句。
曾国藩的胸口渐渐舒畅了许多,挣扎着扶起了身子,闭着眼虚弱的问了一声,“最近的军情怎么样?如今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