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 (第3/3页)

棉花呢,还用得着奋斗十多年考大学?

    同学徐飞告诉我说学管理学,当官的不都是管人的麽。这个我好好研究了一下,发现管理学的框架内容都是跟企业相关的。子经常曰“天下四行,士农工商”,这个跟我的梦想差好两级呢。

    同学赵涛告诉我说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什么能大过地球啊,还管钱。他老爸就是进修了经济学院的课程后才升级到县财政局的,现在车房钱要啥没有啊?!我听这个靠谱嗨,分析的有道理,还有成功案例,就它了!

    那报哪个学校呢?我征求家人的意见。老妈说,去菁茑大学,听你大姨说过那学校挺好,周末还能去蹭饭呢。得,没的说,理由这么充分。我还是比较相信大姨的话,见多识广嘛,她前几年的时候跟我表哥一起搬去了菁茑市,是跟我们有关的人群里为数不多的出过县城的。

    于是我就在志愿书上填写了:菁茑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班主任一看不干了,至少也要填个省重点大学啊,毕竟超了七分嘛。至今我还恶毒的猜测老师是真关心我还是跟奖金有关。

    为了应付班主任这关,我随手写了鲁城大学。老师马上就找过来了,才超七分还想考鲁城大学,门儿都没有啊,重写!

    我没想去鲁城大学的好不好?!没办法,又选了一个几个同学都没听说过的鲁城财政学院。为啥?看名字就知道跟财政局沾边呀。专业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不可调剂。苛刻吧,我还是奔着菁茑大学去的,周末还能去大姨家蹭饭呢。

    还是那句话,理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大学毕业后到菁茑工作才知道,原来大姨家住菁茑市的经济开发区,跟菁茑大学还隔着海呢。从菁茑大学到她家得先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再坐船过海湾,再倒两次公交车才能到。

    再比如,正当我满怀憧憬想到菁茑大学扑向大海怀抱的时候,接到了鲁城财政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好恨呐,话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敷衍老师的举动导致最后中枪的人还是我。这种怨恨一直持续到几年后我知道了菁茑大学跟大姨家之间的距离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