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0 (第2/3页)
“墨一哥哥,不要紧张,有我呢。”辽西提马跑到我的身左侧,同我并马而行。我一手提着缰绳,一手紧握安桥,马儿在哒哒的不紧不慢的走着。辽西对书殷说:“二妹,你到墨一哥哥的身右,保护哥哥。”书殷说:“好的大姐。”书殷催马,紧走几步,跟在我的身右。不等辽西再说话,小郡主契商,紧随我的身后,小郡主的身后是箕子先生的八位男女家丁。
向前走过一段路后,骑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我同辽西和书殷两姐妹边走边聊。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2
定更天刚过,箕子一行就来到曲周南城门下,八百将军上前叫城门。时间不大城门大开,从城里出来两队人马,马上的士兵手持火把,把南城跟照得通明。就见打头的人过来抱拳询问:“在下曲周侯鲁启,前来迎接太师一行,请问太师在何处。”八百将军抱拳还礼说:“在下是太师帐下的八百,请随我来。”八百将军领着鲁启来到太师箕子的丽车前,对车里喊了声:“曲周侯到。”太师箕子从丽车上下来,曲周侯鲁启赶紧上前施礼说:“鲁启迎接来迟,还望太师见谅。”箕子抱拳还礼说:“哪里哪里,鲁侯爷太客气了。倒是胥某一行,路过贵宝地,多有打扰,还望鲁侯爷多担待。”鲁启说:“太师所言太客气了,久闻太师英明,今日放得一见,实在是鲁某三生有幸啊。此处非讲话之所,请太师一行府上一叙。”箕子先生说:“路过宝地,人马众多,怎好给府上添麻烦。我等急于赶路,还请鲁侯爷行个方便。”
听了箕子先生不肯入府,鲁侯爷这脸上就有点挂不住劲了。鲁启说:“太师莫非是看不起我鲁某。”箕子先生说:“不是那么回事,鲁侯爷。”鲁启说:“那是何道理。”箕子先生说:“后有大周追兵,我等还要急于赶路,还望鲁侯爷行个方便。”鲁启说:“先生有所不知,今晨接到先生送来的信,我等对朝歌失陷的事情已经知道了,我们立即做了撤退的准备,单等太师驾到,随太师一同北上,不知道太师应允吗。”箕子先生说:“鲁侯爷真心相随,胥某怎可拒绝鲁侯爷呢。”鲁启说:“既然这样,鲁某这身家性命就交与太师,一切听凭太师决断。”箕子先生说:“那好,咱们稍事休息,立即动身北上。”鲁侯爷说:“即使不到府上,我已经在路上安排饭食,大家吃饱再走可好。”太师说:“就按照鲁侯爷说的办吧。”
鲁启转身告诉随行人员,赶紧回去安排各个饭摊做好接待准备,随行人员飞马赶回城内通知去了。太师和鲁侯爷携手入城,众人跟在二人身后。箕子先生关切的问:“不知鲁侯爷行装是否已经准备妥当。”鲁启说:“鲁某的家眷以及我鲁家家丁共计305口已经全部准完毕,加上曲周知名士绅,有七八百口也已经准备妥当了。今天沿途设置的饭摊,也有这些知名士绅设置的,大家都崇敬先生的为人,愿意跟随先生一起北上,以光复殷商,再造共和,为建立大同世界而努力。”箕子先生说:“难得大家对胥某这么支持,我谢谢大家了。”鲁启说:“太师乃是我殷商脊梁,殷商风骨之首,我等佩服先生的德行和才智,愿意追随先生马革裹尸,死而后已。”箕子先生说:“有大家的支持,何愁我殷商不复,共和不成呢。”鲁启说:“是啊,众志成城。”两人说话间大队人马就进了城里。
进城后,鲁启等人用馒头、米粥和咸菜招待先生一行路边用饭,二更天,鲁启等曲周军政人等以及没有逃走的百姓,都跟随着箕子一行出北城门,向北方南宫方向转移而去。
放开他们之走吧走吧13
生逢乱世人憔悴,风餐露宿脚步忙。箕子一行将近五千人马连夜离开曲周,一路不曾休息,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八傍晚到广宗城,当夜休息一夜。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九天亮吃罢早餐即刻登程,队伍中又增加了些广宗的逃难的人员。
正常步兵行军的速度是每天60里地,过去叫一宿的路程,骑兵速度还要高出这个速度几倍。箕子一行6000多人,马步车骑混合编队,途中还陆续有逃难的殷商部族加入进来,行军速度不可能达到每天60里地。有人曾经建议箕子先生车骑跟步行的军队还有老百姓分开来走,箕子先生说:“殷商百姓追随我胥某,怎可留下百姓先走,以后请大家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从此后没人再提分开走想法了。
队伍经过两天的跋涉,于公元前1044年初十傍晚抵达燕地重镇南宫。前面已经交代,箕子先生派鱼将军到南宫送信,南宫侯南宫伯逹是箕子先生的故交,南宫伯逹的儿子,南宫忽是箕子先生的学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箕子先生说:“远远的能看到南宫城了,大家加把劲,快点走吧。”行不多时,队伍到达南宫南门外,老郡侯南宫伯逹,亲率世子南宫忽等人来接箕子一行,鱼将军陪在南宫侯爷的身边。看队伍来到,南宫侯一行抢先下马,紧走几步来到箕子一行队伍的前面。南宫侯抱拳拱手大声说:“南宫伯逹迎接太师一行来迟,望太师见谅。”前队迅速让开,箕子先生的丽车从队伍的中间来到队伍的前面,箕子先生下车。小跑几步来到南宫伯逹的近前,一揖到地说:“南宫老兄胥某这厢有礼了。”南宫伯逹赶忙还礼说:“太师太客气了。”箕子说:“如今殷商已成故国,胥某已经不是太师身份。所以胥某称呼你老哥哥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