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皇帝般的日子 (第2/3页)
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如今的养心殿呈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
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
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城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西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如今,养心殿已经被王君道重新改变了其功能,专门成为了他生活的地方,至于处理各种政务,他则全部将其移到了乾清门西南面的南书房,而在南书房后面,养心殿养心门外,又被他改成了北书房。
也就是说,如今的养心殿已经成为了王君道的私家休憩养生的生活场所,而南书房成了他的暂时办公之地,大臣有什么事,他都在这里汇报商谈,北书房则成了他的御书房,专门用来与心腹大臣密议,他还整理出了左书房和右书房,左书房用来召见文职官员,右书房用来召见武职官员。
而为了扩大军机处和内阁的权利,王君道将原本处在紫禁城中,专门是皇帝的幕僚机构的军机处和内阁移到了**外,将六部、九卿等都纳入了内阁和军机处的管辖之中,而军机处又受内阁节制,内阁和军机处都只对王君道负责。
王君道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实行行政、军事、立法、司法四权分立,所以他需要先做出这样的一个预示,军机处和既能显示出这些国务机关的重要xìng,又能让它们渐渐脱离皇权,成为国家的真正主宰与象征。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的他还不能这样做,因为他现在要的不知掣肘,而是**,让这些部门成为他重铸江山的绝对服从部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