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2、探望山里的姐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2、探望山里的姐姐 (第3/3页)

当然,如果他在这个县当牛叉主任的话,倒还可以搞点特殊化,县教育局实在不算个什么东西。而且真要帮忙其实也很简单,陈国斌如今可是一个不记名的老板,拔一两根『毛』不过举手之劳。

    陈国斌却甚感慨:“现在国家的财力还相当有限,像这类学校暂时还很难依靠政fǔ力量进行改造,更多需要依靠民间力量。哎,这里太偏僻了,『交』通非常不方便,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只是学校,那十几公里路更加需要修一下。”

    郑献勇摇头:“修路还太遥远了,这个工程比学校要大得多。”

    陈国斌轻巧地说:“只要肯想办法倒也没什么,路的级别又不用高,百来万不是天文数字。”

    二人惊讶打量着口气不小的他,陈艺蓉随口问:“国斌,你有什么好办法?”

    陈国斌坐着说话不腰疼:“可以让别人捐款。”

    二人脸上顿时失望不小,郑献勇一脸无奈:“别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捐?就算知道又凭什么捐?”

    陈国斌微笑:“捐款的人其实不少,不过受捐对象也很多,这就要看方式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好好策划并宣传一下,充分展现出这里需要得到援助的迫切『性』,并触动大家的心弦,自然就好办了。”

    郑献勇自嘲一笑:“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他感觉那个弟弟说话离现实似乎太远,也不知道在官场都怎么『混』的。

    “事在人为”陈国斌认真强调了一句,顿了下又目光殷切地望向二人,“姐,姐夫,你们真的就打算扎根在这里了?”

    陈艺蓉与郑献勇不禁相视一愣,经过几年时间的辛勤蹲守后,他们现当初那个简单的理想――为了山区孩子,渐渐变得模糊了,他们在这里虽然受到了村民的高度尊敬,并让不少孩子走出大山去外面读书,但这里的贫困面貌却没有得到什么改变,与他们来时仍然相差无几。在外面世界却变化如此之大时,他们不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了怀疑,只是由于惯『性』一直没有说出来。

    陈艺蓉有些茫然:“这里需要我们。”

    陈国斌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里需要的只是能教小学的老师而已,那样只需高中水平的代课老师就够了。而你们两个人作为凤『毛』麟角的高等学府的优秀人才,呆在这种地方大材小用,不但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对社会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心,你们可以为山区作出比眼下要更大得多的贡献。我认为你们应该走出去,你们并不主要是因为喜欢简单生活而呆在这里,而是为了山区……”

    二人顿时受到不小的震动。

    “我们就算出去又能做什么?”陈艺蓉不禁皱眉,她已经习惯这里太久了,对外面快展的社会感到有些陌生。

    “可以去重点学校教书,那样你们的能力能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也可以去做慈善事业,成立专『门』的机构,帮助那些迫切需要得到资助的地方,就比如这里的学校……”

    陈国斌由浅入深解释了慈善事业的艺术,特别注意联系眼下这个破地方的实际情况,一边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而在提及自己有开公司的朋友热衷于慈善时,则让他们眼前一亮,对慈善道路有了浓厚兴趣。

    陈国斌倒不是带着说服他们走出去的想法而来,他就过来看看,结果一时受环境触动,再加上确实也想让姐姐重新回到家庭中来,适才如此卖力,并且他早有了做慈善的想法,而他们二人耐得住艰苦、呆在大山深处这么久,也充分具备了做慈善最重要的基本觉悟。

    入夜,陈国斌继续向他们灌输了很多东西,让他们的心态尽快多生一点变化。这晚他就在教室里搭着课桌打了一个铺,次日吃过午饭后告别离去。他知道他们在被触出新的热情之后不会继续留在这里了,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处理,当然在村民如此高的盛誉之下撒手离开,也是需要相当勇气的。

    走前陈国斌留下了联系方式,叫陈艺蓉和郑献勇在准备离开时就马上打他电话,到时他将有相应安排。而通过一天的『交』道,他们对这个很有想法的弟弟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被启一番后,视野迅开拓很多,事实上他们原本也不是池中之物,当年却是很有想法的。

    赶回新阳已是晚上,心态平和不小的陈国斌停好车后走回机关公寓,在楼下却见到了坪江的二号领导车,心中顿时一怔,而抬头望去,他的主任之家却是灯光通明,显得格外温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