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轰动 (第2/3页)
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所占,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阇母寨。
茂德帝姬赵福金: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
顺德帝姬赵缨络:为金东路都统习古国王按打曷所拘,很快死于按打曷寨中。
保福帝姬赵仙郎: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仁福帝姬赵香云: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贤福帝姬赵金儿: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
一桩桩一件件,赵佶34名女儿,就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
赵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帮助的金人会这么回馈他吧!
再想一想,华夏对外族的优待。打败了,却给房子给官位给女人……
老实说如果再想下去,宁采臣也许会直接给赵佶一拳。
太气人了!
宁采臣不是历史学家,所么历史专家教授们那种民族大融合他是看不到的。就是查了百度,看上面女真人的介绍,你也会有一种女真人生活,或者说侵略这片土地,同样是应该的。
看得越多,你越是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决择。而专家教授们的专业说词,你只会听得对其点头,而很难反驳他们。
好在宁采臣不是历史学家。他只知道一点。即华夏民族不会灭亡,不会断了脊骨。
什么融合什么的,绝对是主动要比被动好。
金人都可以这样对待一国君主的子女,有的才六七岁。这样的禽兽很难相信他们会对汉人好。虽说历史上说汉人在他们的统治下生活得很和谐。
但是真的可以相信吗?
“那爱卿以为怎么办好?”赵佶回答不上来,直接问宁采臣。
他是皇帝。他开口问了,宁采臣自然不能不答。“陛下,臣以为应该大力宣传神甲以及赐予神甲的后土娘娘。这样。偷的人即使得了神甲。也不会把它化为金锭。”
“爱卿言之有理。”赵佶很认真地说道。“对了,爱卿曾写了一本这样的书吧?”
“是的,陛下。”
“这样好了,爱卿把书稿送去书局,由朝廷出资印刷,并发行于天下。使天下文人人手一本。”赵佶这是在补偿,怎么说他这个皇帝是和外人一起。偷了自家人的宝物。
宁采臣猛得抬头。这个补偿可够大的。朝廷一出面,这效果绝对不是宁采臣自己可以办到的。
朝廷代表正统,只要他确定了,也就是说宁采臣现在写的就不是小说故事了,而是历史,至少也是历史故事。
这影响力实在是大得没边了。
“卿家,卿家……”赵佶发现宁采臣在发呆。
“臣谢主隆恩。”宁采臣跪了下来。
宁采臣的谢恩,赵佶接受得理所当然。在他看来这以朝廷的身份代他印书,根本就是在帮他扬名。文人自然是极好名的,这没什么不对。
但是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它的影响力是赵佶永远想象不到的。
有了官方的印刷技术,套彩上sè,一下子就不再是个难题。而宁采臣的书也立即刊印了起来。
当书印出来后,赵佶更是下了一道圣旨。这道旨意没有别的,只是一件事,即有一本书出版了。
汴京作为传播中心,黄金战甲自然是必须亮相的。
竟然要好,就让它锦上添huā,达到最大的效果,否则岂不是浪费了赵佶的宣传。
一本书出版,以圣旨皇榜贴遍天下,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书还没发售,这天下人就都知道了。
发售那天人山人海的,都在等待这所谓的新书。
“那个盔甲是什么?黄金做的?”黄金永远是那么得惹人眼,初来汴京的,不知道的,一眼便看上了林冲与鲁智深身上的盔甲。
这盔甲实在是太漂亮了,简直就是一对工艺品。
“这是神甲……”适当泄lù一些故事设定,此时有了效果。
一知半解。但是比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