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2/3页)
兴奋。
韩彦出现了?这个节骨眼上?
长生?长生你妹啊!有那本事・你怎么不教?
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当年那个算师,都要两说。
因为如果他是,他不可能会回来。当年韩彦的批语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天子命”的批语,可是后半部分同样很重要,因为他说的是“愿自爱”。
一个有天子命的人为什么要自爱?这还不明白吗?
现在,这么个人又出现了・反而说了长生什么的鬼话。宁采臣不知道他,还是他们想做什么,但是他决定不随他们起舞了,上点眼药还是必要的。
“陛下,我听说有这么个皇帝,他非谪非长,按说他是与皇位的无缘的。就是他自己也不信自己能成为皇上。这时有个相士对他说,他有天子命。而他竟然真的成了天子。”
赵佶笑道:“仙人说的是朕的故事?”
宁采臣摇摇头说:“我不知道。甚至今天的话,出在下之口,入陛下之耳,便再也不会出现过。再问,我也是不知的。”
“那好,你说。”赵佶来了姓氏。
宁采臣看看老天,周边布下浩然正气,又加上了幻道,最后一层是后土娘娘的神xìng,他才开口说:“不当皇帝时,很是仰瞩天子威仪,当上了皇帝,位极几重,真有些高处不胜寒呢。赵佶的心是有着花团锦簇的,特别是那种艺术家的因子在血管里游走,总在催动着他去疏远御案上的八宝。”
想了想,宁采臣没有说他享乐的事,而是很快跳到了他的悲剧。“可是皇上就是皇上,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了。”
“仙人,他怎么样?可是打败了蛮夷?”
宁采臣看了他一眼说:“很可惜,他败了,而且还被俘了。”
“怎么会?”赵佶不敢想象一个战败了的皇帝。
“当时,皇帝系着平民的头帕,穿着粗布衣衫,披着件发黑的羊皮袄,他的身后是同样装束的太子・他的皇位继承人。父子二人的身后跟着位被捕兵士双手高擎着一面大大的白旗,上面写着四个大大的黑字:“俘二帝”。赵佶的身后有两位老少皇后,也都有大白旗在后跟着,“俘二后”。后面还有一些白旗・分别写“俘叛奴母妻”、“俘诸王附马”、“俘两宫眷属”。那些王子以下的当朝男女,都哆嗦畿团,把羊皮袄裹在腰下,头发被风吹成一团团蒲公英,他们上身都给扒光了,光光的**给蚊蚋叮得红一片、青一片的。”
赵佶可以想像他们的惨状,因为他出生那年本就是南唐灭亡那年但是现在他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艰难吐气开声问道:“他们要干什么?”
“很简单,蛮人也会祭祖的。到了地方,皇帝身后响起一声汉语的暴喝:“跪下!”
身后地整衣裙声。皇帝知道,那是皇子、妃子、公主、大臣们。只有皇帝和两位皇后不用跪下的。
蛮人皇帝缓缓站起来。他的个子高矮与皇帝差不多,但比皇帝要粗一围。长一脸连鬓胡须,嘴里喷出浑浊的酒气,两°只眼睛又黑又大,在浓密的眉毛里冒着像彗星似的光彩。
皇帝把手中的毛绳递给蛮人皇帝。
蛮人皇帝用鼻子哼一声。嗖地自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在tuǐ上蹭了蹭,一个虎伏,左手攥住羊角翻腕,踢tuǐ,“扑通”,皇帝眼前的绵羊就仰翻在地上了。”
“不不,不会的!仙人,你不要再说了。”赵佶嘴chún发白仿佛受了什么惊吓似的。
赵佶不喜欢血,一点儿不喜欢。
在东京,赵佶也是要祭祀太庙的。那种祭祀要排场大得多。礼部要准备好多天,群臣及宫庭上下都要出动,鼓乐齐鸣祈天祷地,旆旗遮天,香烟把天都遮得昏暗起来。在东京,皇帝根本不自己宰杀牺牲,所有的供品都由礼部安排。还要由画院的画家们把祖宗的像挂得正正当当,掸去浮灰让画里人像再生一般回到皇宫里来。
是的,这才是他喜欢的祭祀,没有血腥,有的只是美。美得如画一般的卷轴,就像那《清明上河图》,画里的东京汴梁真令人悠然神往。看那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