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开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9章、开封 (第2/3页)

道,宁采臣理解更多。

    幻道本就是虚假的,如果连施术人都没有一个坚定的心,那么你还怎么欺骗别人。

    虚虚假假,假中藏真,言出法随,化假为真。我的世界,我就是真。

    这种与言出法随互相应和的道,正是宁采臣需要的。

    字的本意,流失于历史太多,就是后世也没人有个准确答案,他能不能找到,实在很悬。

    而这幻道,付一切为假,化一切假为真的手段,绝对是言出法随的天然良配。

    宁采臣看看熟睡的李宝宝,并没有去做梁山泊,而是盘膝坐下,凝炼起他的精神力来。

    他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浩然正气打入精神力中。这样的精神力编织出来的幻道,恐怕没多少人打得开。

    因为阴神直接为浩然正气克制了,进入了,便是没有法力道行的普通人,这样要是都能破开,那还叫什么三千魔神之道。

    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播散在他身上。

    两股力量在月华的映射下,相映成辉,若是有人见了,非认为这是一水晶琉璃人不可。

    都说大德之士才有不垢琉璃体,但是宁采臣却也在无意中向这进发。

    天道功德玄光可以铸就功德圣体,人道功德又怎么会没有一点儿用处。

    宁采臣把精神力与浩然正气结合,其实也就是一个与自身相结合的过程。

    浩然正气与其它不同,它不留存于身体,只显现于精神。也就是说只是加强幻道威力的宁采臣做对了。

    如果他真把浩然正气往身体中填,反而落了下层。

    正所谓天地正气,浩然长存。

    浩然正气不断洗刷着他的精神。

    天地秘辛,功德可以成圣。

    那么人道功德可以成什么?

    成什么先不说,一觉醒来,李宝宝发现宁采臣变了。不是气色,而是气质,说不清道不明,似高贵似逍遥。

    “宁大哥。”娇娇脆脆地叫了声。

    “你醒了,快来洗洗,用过早餐,我们便上路了。”宁采臣的习惯没有变,一日三餐。古人的一日两餐,穷时可以忍忍,现在却不用了。而且他们还要赶路。

    面对宁采臣的微笑,李宝宝笑了,这还是那个宁大哥,没有变。

    收敛了精神力,宁采臣自然还是宁采臣,没有变。至少他的外表没有变。变的是精神,更加通畅顺达,一切不好的存在,受到浩然正气的清洗,自然更加顺畅。而精神力也越发粗壮凝实了,这更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无论是修道修佛,精神力总是少不了,一气化三清,说的是气,但若是没有老子的精神,这三清也化不出来。

    用完了早餐,他们便去了订船处。船是江南常见的普通乌篷船,白素贞与许仙的相识,靠的便是它。

    京杭大运河上,本就是一卷画轴,就像那清明上河图。

    春夏相交,四处是葱葱郁郁的绿色,一片生机无限。

    看着这穷穷生机,想到今后山河一片血海滔滔,四片荒凉,宁采臣说不出的苦闷。

    难不成我什么也做不了了吗?为什么我偏偏不通晓工理专业。

    没有先进的枪炮,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告诉他们今后发生了什么吗?

    不,他们是知道。即使现在不知道,到了南宋也是知道的。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公子,你们是到京城赴考吗?”幽黑的面堂,艄公搭讪问道。

    宁采臣哦了一声,没有说话,只是从沉思脱离出来。

    许多人都说“我不爱我的政府,但我爱我的祖国”,宁采臣却说:“这个政府我是爱的”,当然如果国土更大些就更好了。

    “呵呵,听公子口音便是外地赶考的。每年都有许多公子这样的人物提前来京中赶考,既可以解乏,也可以熟悉环境,访师问友。公子们在京里可是有住处吗?我常年送士子们进京,京里的住处我全都熟,保证是既好又便宜。”

    呵呵……宁采臣笑了,在这宋朝见到了一条龙服务,真是难得。宁采臣微笑着说:“我们这次到汴京并不是科考,只是见见世面,不一定在哪一块多呆。”

    一条龙服务虽好,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