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挂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6章、挂靠 (第3/3页)



    比如: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还可以写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按上面印,这是愚民教育,宁采臣不会干。按下面刻,这虽然是开启民智的正道,却绝对是要犯政治错误的。

    怎么?这刚得罪了天庭,这便又要得罪朝庭吗?

    这些日子,宁采臣便为这能印和不能印的,伤透了脑筋。

    不过成果也是有的。自从这样印之后,书局的生意好了一倍有余。

    书局老板是越发相信自己选择是对的。

    这买卖人把生意挂靠在读书人名下,古来有之。可谁见过,真有读书人帮忙出主意的?不过是一个得个靠山,又或是与上打交道的渠道;一个得了银子。

    这有些像后世的名星与商家之间名誉董事这类关系。

    宁采臣是在这世界又过了两年,也才懂得了这个道理。

    现在,他累得跟个水兔子似的。

    宁母最是高兴。因为自己儿子更有本事了。

    这田地是朝庭赐的,先不说。这别人的产业挂在自己儿子名下,这是多有本的事,这是以往只有举人老爷才能吸引到的待遇,可自己儿子现在就做到了。

    为免是场梦,她还央村人送她去了城里,去看看儿子的产业。

    真正看到了,摸到了,她才心满意足的回来。

    儿子要翻建房子,她也是大力支持。

    以往,她虽知道儿子有翻建房子的愿望,她却不甚积极,只想随便修修算了。不是考虑到自己儿子还未娶妻,就是修,也会尽量省着修。

    现在不必了。这生意永远比土地赚的多,这是山中老媪都知道的事。这还是杭州,若是泉州,人们更懂。

    在宁采臣拿来两千两银子后,宁母更是主动提出了修房子。有了新房子,儿子又这么能干。接下来,便是所有父母都热衷做的,张罗婚事。

    所以在宁采臣忙碌的日子里,宁家进进出出的,除了工匠,以及帮忙的村人,最多的便是这媒婆了。哦,还有书局的崔老板,他也参与了进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