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意外的武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意外的武器 (第2/3页)

大沽兵工厂首先制出捷克式七九轻机枪。后来几乎所有兵工厂都有制造。

    让人无语的是,最初国民政府派去捷克商讨枪械购置的计划时,只预定购订5000挺,这导致我们最后只得到了一套ZB26校枪用的模版。

    直到兵工总署获得ZB26的全套图纸之前,国内ZB26的生产都是靠逆向绘制出图纸生产出来的,而且是每个兵工厂各起炉灶。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不同厂生产的ZB26之间零件不能通用。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

    但这也改变不了这种武器的优良性能,我确实数次在战场上看到过这种武器的优越性,**的重武器和鬼子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少数难以移动的重机枪阵地,往往在战斗刚开始就受到鬼子的步兵炮,掷弹筒的集中攻击,因此而彻底沉默

    而**轻便可以迅速转移阵地的捷克式就成为中国士兵手中的法宝。在实战中,捷克式在和日军装备的歪把子机枪对射中占尽上风,这倒是十分讽刺的一点。

    如果不能确定将**的轻机枪摧毁,日军一般会在冲锋时承受重大的伤亡。即使是装备差劲的八路军或者**敌后游击队的捷克式轻机枪,也让日军十分提防。

    ZB-26轻机枪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弹药方面也不成问题。在冲锋的时候,它甚至可以像如今的自动步枪一样平端。对于当时的中**队来说,ZB-26轻机枪是进攻和防守难得的利器,简直是完美的武器。

    这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轻便的枪身,比我们的54式自动步枪更远,更强的射程和火力,可以随意拆卸交换的结构,再加上通用,数量又很多的子弹,稍加利用就能成为这些虫子的恶梦。

    至于这个歪把子,正式名称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在一战后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也被称为“11年式轻机枪”,日本在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故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二战中,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问题,不能适应作战需要,被1936年定型的用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替代。抗日战争期间,鬼子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曾被**敌后游击队缴获大量使用,但在正规军中从来没有使用,可见其质量极差。

    这里原来本来就是日占区,会有这种在当时就过时的武器也没有奇怪的,但我可不准备用这东西,捷克式比这劳什子好太多了。

    九二式也绝对是个好东西,当初日本人的陆军为了加大杀伤力,将三年式重机枪进行改进,比三年式重机枪更进一步加重重量竟然高达六十三公斤,因为它的射速非常优秀,盟军给它起了外号啄木鸟。

    总之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翻身做主人了!我曾经听陈在海讲过,在非洲的某个殖民地,几十个殖民警察就靠两挺重机枪,就撂倒了三千当地的土著反抗者。这听起来有些血腥,但如今我们面前的可不是什么活生生的人,对这些恶心的虫子,喂它们吃子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