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渡口奇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五章 渡口奇遇 (第1/3页)

    翌rì,天气晴朗。

    虽然昨天漂了一阵子零星小雨,但是对于如此炎热的天气来说,却是丝毫不起作用。天上的太阳依旧是如此地毒辣,照的地面上的行人都有些睁不开眼睛。

    夕阳渡是这段近百里长的湘江东岸最大的渡口,隔着江面就可以看见衡山县城,熟练的船家摆渡横过这一里多宽的江面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这里由此成为了湘江东岸客商平民前往西岸的必经之路。

    这个渡头据说是由衡山知县谭大人出资修建的,需要乘船的人在缴纳一定数量的“例钱”之后,就可以进入渡口乘船过河了。由于两岸都有官兵把守,因此不用像乘坐私人渡船那样担心被劫,生意也算是兴隆。

    不过在渡口外缴纳过例钱之后,乘船时还要向船夫缴纳渡资。初来乍到的人可能弄不明白,不过知道内幕的人都不禁摇头。在外面缴纳给官兵的那份例钱属于“保护费”xìng质的,直接是流入了衡山知县的口袋中。而缴纳给船夫的那份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船费。当然,那份交到船夫手上的船费也会被衡山知县抽走一部分作为“红利”!

    这个衡山知县也算是聪明人,朝廷虽说没有禁止官吏经商,但是一旦经营,也是要缴纳税费的!这年头做官的经商,谁愿意缴税啊,当然是能瞒的就瞒,不能瞒的就拖,不能拖的就骗,可谓十八般武艺尽出!

    虽说在这衡山的地界上谭知县谁也不怕,但是树大总是招风,谁知道这小小的衡山县城内就没有想让自己倒台的人物存在!因此,渡口上的官兵与船家只不过属于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两者之间并存在雇佣,那些船也不属于知县名下的产业。如果有心人真的想查,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这年头也不兴开发票!

    当然,这种官员经商的情况在各地可谓是比比皆是。所造成的结果是:官员越来越富,百姓越来越穷!衡山知县所派遣驻扎在渡口的官兵可是朝廷出资养下来的,虽然饷钱到了他这里顶多剩下六成,但是这些士兵却是在给知县做私事,是在给他赚钱!由此得见,北宋的官吏利用朝廷资源来谋求私利的本领可是相当高明!

    由于时候尚早,前来乘船的人并不是很多,根据以往经验,要到晌午时分才是用船高峰,因此很多船家都躺在船舱内,大白天打起瞌睡来。外面的官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上午肥羊太少了,他们还没有捞到几个子,都觉得接下来要好好地敲上一笔,晚上好回城去喝喝花酒。

    ~~~~~~~~~~~~~~~~~~~~~~~~~~~~~~~~~~~~~~~~~~~~~~~~

    朱老三的船靠在岸边,这个位置距离渡口大门有点远,生意自然也是相对差些。没有办法,谁叫自己年初孝敬那个小头目的银钱比别人少呢,分配位置的时候自然也只能是这种偏僻不起眼的位置了。加上自己的船和其他人相比有些小,看起来也不够结实,因此生意就变得越来越惨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