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扶贫实践小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扶贫实践小组 (第3/3页)

都很有目的的开始阅读那一堆资料,不时的轻声讨论,刘羽虹则在笔记本上记下大家发现的一些要点。

    有了这些翔实的资料,甚至还是反复调查过的资料,大家很快就对这个原本很虚无的粤北山区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原本觉得无从下手的任务,在刘羽虹的计划下,也轻易的打开了局面,对于他们这些在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实践活动,最困难的就是开局,一旦打开了局面,这些初生牛犊的想象力就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经过一番讨论,对比和查证了不少的资料之后,大家一致认为,省农业大学的那份报告最全面和准确,以这份资料为蓝本,再加上从别的资料和报告中抽取的一些作为补充,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

    但是,这份报告是针对很大的一片山区的,而这次的实践活动,所针对的只不过是陈志雄所在的文山县青庙镇下关乡北的五个距离比较近的自然村,所以,依靠这份资料还不行,还需要由陈志雄根据实际情况来仔细解答和分辨一下。

    “……植物和作物大概就是这样,不过这个报告里提到的养殖野生菌类,我们周围的山上植被情况很差,基本上都是石山,像样的树木都找不到,这个可能是不行的。”

    “那你弟弟上次弄来的山货是从哪里来的?”

    “走远一些,有属于林场的山林,去那里采摘野生的没问题,但是你要去种植肯定是不行的,所有权不是我们的。”

    “我好像在电视里看到过,可以用木屑什么的养殖吧?”李泽林插嘴问了一句,显然他是比较看好这个项目的,野生菌类现在可是属于高价值附加的产品。

    “那种就不叫野生菌类了,是人工养殖,在城市里就可以养殖,现在市面上的新鲜菌类大多是这种,随便找个地方都能养殖,在宿舍里都行。”

    “哈哈…”

    大家都善意的笑了起来,倒是没有嘲笑李泽林的意思,陈志雄不说,大家还真的区分不出野生和人工养殖的区别。

    “那养殖野鸡呢?既然没有树林,养殖野鸡不是正好么?这个附加价值也够高,足以抵消高昂的运费。”林素缨指着报告里的一个项目问道。

    “那个很难养,而且种苗又贵,一大群养在一起极易生病,其实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一个试验性质的,如果野鸡真的那么好养,市面上应该很容易见到,事实上,野鸡在海城的供应量是很少的。”

    严笑一直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发言,轻轻的摇了摇头,刘羽虹看到严笑的动作,愣了一下,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展颜一笑:“跑题了啊!大家。”

    一句话让大家一起闭上了嘴,全都惊讶的看向刘羽虹,不知道她说的跑题是什么意思。

    “今天不是讨论项目的,是要弄清楚目标地点的实际情况,还有造成贫困的原因,大家围绕这个来展开讨论!”

    这几章为将来的变化进行铺垫,会有些沉闷,忍忍哈!继续求票了,大家支持才有动力啊!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