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国宝(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国宝(上) (第2/3页)

ng湛的工艺。更为难得的是毒蛇和翔云的衔接,毒蛇的头部和一朵翔云的体积类似,大约是成年人的一个拳头大小,用手可以稳稳的握住,相接处最细的部位仅仅只有一个zippo打火机那么宽。

    不算什么?好,那如果加上翔云上所摆放的兵器呢?

    每座石台的九朵翔云上,都摆放着一到两件兵器。有长枪,宝剑,弓箭,大刀,开山斧……,总共五十二件,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的兵器。

    百多斤重的开山斧,压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都够呛,那种雕塑却稳稳当当的承受住了,而且还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考验。以至于当初考古队去将那些兵器取下的时候都几乎想尽了所有的办法,雕塑和兵器都是文物啊,损坏哪一样都是罪过。

    那些兵器的来历不是太难探查,每个朝代的兵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式和特征,合金成分也不同。考古队那些助手们在发现的当天就大概摸出了这些兵器的年代,得出的结论有点让人吃惊,年代最久远的一件竟然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最近的却是一把明代的弓箭和朴刀,期间整整隔了一千多年。

    难道这座古墓的主人生前也是兵器收藏爱好者?在无法确定答案之前,考古队只能暂时做出如此定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兵器,无论大小或者年代,其自身所代表的无一不是该兵器所在年代冶炼技术的巅峰。意思也就是说,这五十二件兵器如果有主人的话,其主人在那个年代肯定是个大人物。至于到底可能是谁用过的,那就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讨论了。

    黑sè大殿与白sè大殿之间被一条由朱红sè大理石所雕刻成的河流隔断,整边白sè殿堂也没有黑sè殿堂那样显得“拥挤”,只有一座建筑物。只不过无论是当初下去的考古队员也好,还是后来参与进来的见识多广的资深老学者教授也罢,在看到那座建筑物的时候,无不叹为观止。

    该建筑物的形状象一座神台,底座高四米,宽十米,八米长。通体为汉白玉所构成,表面打磨得非常平整。擦去上面的灰尘,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汉白玉的那种光滑和细腻。

    在底座那片光滑的白壁上,雕刻着两幅巨大的山水画。那两幅山水画实为一幅,内容就是隐月古墓周围的景sè,只不过正前方被一道楼梯给隔开了。

    正前方那两副画中分别雕刻着两座大山,代表着守护隐月峰的四圣兽,一条河流横穿四座山脉,代表着围绕隐月峰的怒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