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封土之谜(上) (第3/3页)
许工头笑呵呵的拍了拍秦炎宗的肩膀,说道:“那我先上去了,你搬完过来吃饭。”
“行。”秦炎宗点了点头。
等许工头走了,秦炎宗立刻蹲下身来,仔细观察着那道石门。
这次的机会其实是许强和秦炎宗所设的一个局,墓穴挖掘到现在,再进行下去等挖出了东西监管就肯定会比现在严密许多,再想发财就难了。两人商议了一场后,订下了一个计划。每天吃饭的顺序是先由考古队的人吃完,然后才轮到工人们。许强趁着考古队去吃饭的空隙,设下一个赌局,将工友们吸引住。而大家都知道秦炎宗不赌博的,人又老实,不大爱说话,所以有什么活肯定就扔给他了。就这样,巧妙的构思加上一点运气,给秦炎宗争取到了一个单独呆在下面的机会。
只略微看了一阵后,秦炎宗就将注意力从石门上收了回来。那座石门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罢了,周围也不会有什么能打开的机关,不然早被人发现了。
接下来,秦炎宗将注意力放到石门右下角的那堆封土堆上,上午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他就觉得这堆封土堆有点奇怪。别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修筑这座墓穴时多出来的封土堆,被人摆放在这里罢了。但秦炎宗却不这么认为。从墓穴的外层开始,他就发觉整座墓没有一处地方不是很严谨的,甚至就连墓穴的封土,那种烧制的四方形土块,都找不到什么有瑕疵的地方。
这样一个设计和构造都非常严谨的墓穴,其主人会让工人们犯下在入内墓的地方摆放一堆封土的错误吗?
秦炎宗迅速搬动那堆封土,等搬到第七个的时候,他的动作突然停住了。此时,他的手里正捧着一个封土。
掂了掂手里的封土,秦炎宗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随即,他将手里的封土放下,又拿起一块掂了掂,皱皱眉,又拿起一块。等将地上十多块封土全部重新在手里掂过之后,秦炎宗又重新拿起最初让他停下的那块封土。
“有点不对。”秦炎宗看着手里的那块封土,心里琢磨着。
凭他的感觉,手里这块封土要比其余的重上那么一点,大约重了100克左右。
要说秦炎宗怎么就能凭一双手和感觉分出毫不起眼的封土呢,这自然与他的所学有关了。在古玩鉴定中,对于青铜器的鉴定有很大一点是从其重量来判断的。赝品的青铜器,有不少能将青铜器的外貌和特征都仿得一模一样,甚至就连其器身上的氧化都让人找不出什么破绽。但是真正的高手,却能从其轻重上一下子判断出真伪。一般来说,商前期的青铜器轻而薄,商后期的青铜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chūn秋战国之器比商前期轻薄jīng细,汉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代仿制的青铜器绝大多数就要比真器重了,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间不如汉以前铜器埋藏时间久远,受外界腐蚀程度也小,合金成分不一样,胎质的轻重也不同。
青铜器上轻微的重量差别都要辨别出来,现在大约100克的差距,足够让秦炎宗找到疑点了。
仔细观察了一下手中的封土,除开重量偏重外,sè泽和形状与一般的封土并无两样。再仔细一看,看出名堂出来了,那个封土的一个角上有个很小的,几乎让人根本不会注意的凹痕。
别人就算看见也可能会以为那处凹痕不过是烧制时的痕迹,但是秦炎宗不同,他几乎能够确认,那个凹痕和山上村民供奉图腾中那座大山一样!
“功课做得扎实还是有好处的啊!”掂了掂手中的那块封土,秦炎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