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偶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偶遇 (第3/3页)

摹吗?那是在零下十度,只穿一套丝质练功服所临摹出来作品吗?这幅作品是他刚才所做吗?……

    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在唐宁的脑海中,确实,她震惊了。拥有着绘画功底的她在仔细的对比了两幅画后,得出一个让她不敢想像的事实,为了证明这个事实,为了证明她现在不是因为寒冷而糊涂了,唐宁朝着自己的手指狠狠的咬了一口。感觉到痛彻心底的疼痛后,她再次仔细比对两幅画,然后陷入震惊中。

    “这,这……这是你刚才临摹的?”好不容易从震惊中醒来,唐宁指着面前的画,象看怪兽一样看着秦炎宗。这可是石涛的立轴山水画,对中国绘画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石涛,也知道这位明清时代的大画师所代表的地位。

    石涛,原名朱若极,后更名元济,原济,又名超济。明代皇族,十岁左右既遭国破之仇,削发为僧,改名石涛。因逃避兵祸四海为家,饱览大川河山,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动之态,至康熙年间,画名已传至四海。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

    石涛的作品讲求气势,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传世作品很多,民间也有不少收藏,但大多不是jīng品,真正的jīng品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他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赝品非常多,不过因为其画风独特,后来者很难模仿,大多技艺低劣,属“皮匠刀”的笔法,很容易分辨真假。唯一对石涛模仿成功的只有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几可以假乱真。

    唐宁以前虽然也很仔细的研究过石涛和其作品,只是让她一下子鉴别出那副原画是否石涛真迹还有点难度,不过以原画的画风加上她原本的经验来判断,这幅原画就算不是真迹,也是一副水平极高的赝品。秦炎宗的临摹抛开纸张以及sè彩等差别,几乎与原画一模一样。落笔的顺序,轻重,点、攒、擢、剔,堪称完美。两幅画重合一下,连每一笔的位置都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这份功力又有几个人有?

    “临摹而已,有原画做参照,不算什么。”秦炎宗轻描淡写的回答了唐宁的惊讶。

    “主人,主人,那家伙又来电话了……”就在唐宁准备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桌上的手机又开始响了起来。

    秦炎宗看都没看,直接伸手将手机挂断,略带歉意的对唐宁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那家伙又来催了。”

    “哦,没事,没事,你忙,你忙。”唐宁连连摆手,很知趣的将身体从桌前挪开。

    秦炎宗将毛笔和水墨等工具收进一个箱子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副原画收好,又从地上将那块塑料布拿了起来,盖在桌子上。

    做完这一切,秦炎宗又拿起自己那副未完成的画,顺手就准备撕掉。

    “你干什么?”看到秦炎宗这个动作,唐宁急了,连忙伸手制止。

    “干什么?这幅画的感觉已经被小强那家伙给打断了,继续的话就不是一副完美的作品了。爷爷那里过不了关。而且,我自己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从秦炎宗的解释中,能听出他是一个对自己作品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也许只有这种将临摹都严格到近乎变态的人才能做出那一系列让唐宁惊讶万分的事情出来吧。

    想通这一点,唐宁逐渐接受了秦炎宗开始带给自己的惊讶。她笑道:“既然你都要撕掉了,那还不如送给我吧。”

    “没画完你也要?”秦炎宗疑惑的望着对方。

    “没事,要是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见,你帮我完成它就行。现在你就让我拿回去,让这幅画做为我事业上要求自己的标准。以后只要我想偷懒蒙混过关的时候,你的这幅未完成的画就能刺激刺激我。”唐宁的语气很轻松,甚至有点俏皮,不过在这些话的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想法,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成,你喜欢就拿去吧。不过不要说是我画的哟,我可不会承认。”唐宁的话引起了秦炎宗的一些感触,很爽快的将手中的画递了过去。

    “好啦!咱们就有缘再见啦!”送了画后,秦炎宗潇洒的挥了挥手,从旁边的大树边扶起一辆自行车,慢悠悠的骑行着。

    “拜拜!山路骑车当心点。”唐宁也笑着挥了挥手,叮嘱了一句。她的手上,捧着那副未完成的画。她的心里,还有无数的问题来不急问。

    “希望还有机会能遇到他。”给了自己一个近乎渺茫的希望后,唐宁离开了,走的时候她做了一个决定,明天早上还要来这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