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藏品知识(可以不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藏品知识(可以不看) (第1/3页)

    教你如何来辨识俄罗斯玉

    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它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的白度超过和田玉,但略发干,sè泽较统一,故为国人所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一种替代品种,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的最好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产量为500吨左右,仅次于青海玉。

    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死白”。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但是这样的感觉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才可以体会到的。

    “俄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

    目前我们所能见的俄罗斯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杂质较少。在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结构以及外观上,与xīn jiāng白玉都极为相似。

    俄罗斯白玉纯净度的鉴别,主要看它的云絮状纹理中,团块状、冰点是否明显以及结构的松与紧、密度的大与小。俄罗斯白玉多属纤维变晶交织结构,粒度细而均匀,雕琢加工时不易起皮,暴xìng不明显,打磨后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麻皮平底面;净度差的,材质中常夹杂蟹爪纹,有粥糊状的玉xìng特征。从肉眼上看比较白的,有的带有籽料皮壳的玉料,很大程度上都是“俄料”。

    我们拿到一个俄籽料,首先会觉得非常白,惹人喜爱,而它是一种nǎi白sè,给人以一种油脂的感觉,加上一般都有鲜艳的皮壳,所以通常人们会误认为是和田籽料。它和和田籽料最大的区别在于,白度、sè泽、温润度都够,唯独缺乏细腻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jīng光内敛的感觉,和田籽料一般来说sè泽偏青,sè度不太纯净,很少会有相当一致的白度,如果和田产地玉中有非常洁白而sè度一致的籽料,那是非常昂贵的价格,不是以几万元就可以购买的。

    有一个朋友曾经在xīn jiāng某个商店花了6万元买了一个带红皮的观音像,大小有三分之二的烟盒这么大,边缘带有红sè籽料皮壳,手感和眼观都觉得非常不错,有人出过10万元的价格购买,他也没舍得易手,然而最终经过鉴定为俄罗斯玉。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玉的表面特征,是洁白、温润,配上籽料的皮sè,更会出现一种红白相映的感觉。但我们拿“俄料”迎光细看,一般来说没有和田籽料的汗毛孔,更没有一种jīng光从玉里渗透出来的感觉,这种jīng光内敛的特征只有和田籽料具备,这也就是古人用来比君子如玉的主要特征。

    俄料在目前几乎就是所谓和田玉的主要品种之一,走进任何一个出售和田玉的商场,几乎50%-60%为俄罗斯玉,其价格并不便宜,动辄几千几万十几万的作品,均有出售。如果仅仅从外观上来看,俄料的sè泽、皮sè也都较为惹人喜爱,并且sè泽偏暖sè,和和田玉的sè泽偏冷sè更能让人所接受,俄料以及一些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和和田产地玉相比较,主要的特征就是韧xìng不够。比如和田产地的青玉在xīn jiāng人们可以做成核桃形,向水泥地上砸去弹回又抓在手里而青玉不破,这一特征除和田产地玉以外,任何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都做不到,这也是和田产地玉弥足珍贵的地方。

    古人相玉,品质第一,sè泽第二。当然辨识各类玉,经验是长期揣摸锻炼的结果。

    清式紫檀家具的投资与收藏

    近年来紫檀家具的市场行情走势扑朔迷离,从2006年至2007年,小叶紫檀木材价格在短短一年涨幅高达三倍多,从2007年底至2008年之间价格又迅速回落,波动之大可谓惊心动魄,引起了诸多媒体的报道与关注,使得“仿古家具市场崩盘论”甚嚣尘上。进入2009年,红木仿古家具市场逐步回暖,小叶紫檀木材与家具的价格会如何发展?紫檀家具在目前价位上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在投资收藏中又应该如何甄别优劣?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国明清式家具设计专家、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伍炳亮先生。

    伍炳亮先生从八十年代初期便从事明清家具的购买、收藏与修复研究,并高仿与改良创新设计制作了近千款明清仿古家具,其中的清式宫廷家具主要采用小叶紫檀制作,多件作品屡次荣获国家级特别金奖,是传统家具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享有“岭南鲁班”之美誉,相信通过这篇专访,会让大家对紫檀家具的投资收藏有更深入的了解。

    鉴宝: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小叶紫檀的市场价格经历了一个迅速拉升和大幅回落的过程,使得目前一些红木古典家具爱好者对小叶紫檀怀着一种敬而远之与观望等待的心态,您从业近三十年,依据您的经验和所了解的情况,您认为造成小叶紫檀价格巨幅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伍炳亮:在我国传统红木家具行业,素有“小叶紫檀木中之王,黄花梨木中之后”的说法,历史上的小叶紫檀价格往往是高于黄花梨的。在近些年来,海南黄花梨因为原有老料资源的基本枯竭,价格直线上扬,早在2005年其价格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叶紫檀的价格,越南黄花梨的价格也是直线上涨。因此,小叶紫檀成为投资收藏的“价格洼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市场需求量逐步攀升导致了价格上涨。小叶紫檀价格的上涨促使更多木材经销商开始了对小叶紫檀大量购买,另外也有一部分场外资金以短期投资获利为目地进入这一领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部分囤积炒作的现象。因此,小叶紫檀木料由2006年底20多万元一吨的价格一路上涨至60多万元。国内小叶紫檀价格的迅速上涨,也吸引了印度的木材交易商组织更多的货源,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中国,在2007年底小叶紫檀的进口数量较往年有了较大递增,小叶紫檀价格的成倍上升使得原来制作小叶紫檀家具的企业成本增加,对小叶紫檀需求量反而减少,另外部分木材销售商因为一年一度银行贷款到期而急于抛货还款,于是从2007年底开始,小叶紫檀的价格逐步回调,在回调过程中媒体的跟风打压也加速了价格的急跌,例如将小叶紫檀与当年炒作君子兰相提并论,还有某些专家发表印度有大量小叶紫檀人工林等观点,这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宝:那么您认为小叶紫檀目前的价格是否合理呢?是否还存在泡沫成分?进入2009年后,您认为小叶紫檀的价格趋势会如何发展?

    伍炳亮:小叶紫檀的价格大幅回落后到目前为止一直比较稳定,当前小叶紫檀木材的价格因材质的不同,差异也比较大。例如上等大料的价格每吨在50万至60万元之间,中等料的价格每吨约20万至40万元之间,而一些残次料的价格大致每吨在16万至20万元之间。综合来说,目前的价格是合理的,那些短期炒作的场外资金也早已经离场,不存在什么泡沫的成分。在2009年里,我认为小叶紫檀的价格会逐步上扬。其实现在做小叶紫檀家具的仿古家具厂家都知道,小叶紫檀的上等大料是越来越少了,其它名贵木料也是如此,海南黄花梨就不用举例了,现在越南黄花梨的上等大料也很少见。这些说明了什么?那就是名贵木材资源的稀缺仍旧是不容争议的事实,资源的稀缺和消费群体的增长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矛盾,我相信在今年我国的经济会逐步复苏,经济恢复后大家的信心就会恢复,消费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因此小叶紫檀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

    鉴宝:有专家提出的在印度还有大量的小叶紫檀人工种植林,如果这种说法属实的话小叶紫檀的资源稀缺xìng就不存在了,那么小叶紫檀木材和家具的投资收藏价值就应该是不容乐观,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伍炳亮:对于印度存有大量的小叶紫檀人工种植这一事情,也有很多业内人士问过我,我没有去过印度调查,因此不知道人工种植林这一消息的真实程度以及种植规模。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小叶紫檀的生长期缓慢,成材期漫长。各类历史书籍中记载小叶紫檀成材需要耗费数百年,即便是印度现在有大量人工种植林,但是对于这个世纪的红木家具市场而言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现在市场上的小叶紫檀就有老料和新料之分,因为生长周期的不同在材质感觉上也有较大差异。生长周期漫长的老料,大多数木材芯中带白的地方全部烂掉,并形成空洞,因此有“十檀九空”的说法,老料纹理缜密细腻、油韧坚实,牛毛纹明显,并往往偏深紫、黑红sè,带有金星。新紫檀料,因生长时间短,未到成熟期便遭砍伐,大多数空心较少,新料无论是从材质的细腻程度还是密度和油韧xìng上都与老料存在较大距离,它们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是不一致的。还有,我们冷静看看生活中所有人工种植并采取种种手段刻意催肥,缩短生长期的植物,有取得成功并超过天然物品的先例吗?人工种植的人参、灵芝,和天然的相比价格差异有多大?看清楚了这个事实,相信大家就不难做出客观的判断了。

    鉴宝:目前仿古家具市场上,写着材质为紫檀的家具很多,但是同一款型的家具在不同店铺价格往往相差许多倍,请问这其中是什么原因?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如何去鉴别紫檀材质的真假?应该采取哪些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请您指导一下。

    伍炳亮:在仿古家具市场上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紫檀”基本上成为了一个笼统的称呼,有印度产的檀香紫檀(小叶紫檀),印度产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叶紫檀”,以及非洲产的卢氏黑黄檀(俗称也叫做大叶紫檀)。这几种木材的价格差异都较大,例如材质最为细密油韧和最为名贵的印度产的檀香紫檀上等材料价格约为每吨50万至60万元,而最便宜的非洲产的卢氏黑黄檀(俗称也叫做大叶紫檀),每吨价格仅为8至10万元,这就是同样标称为紫檀但是价格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另外某种家具即便是使用同一种材料和完全相同的造型,但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用料份量的不同也会使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一张条案的面板用料厚度为1.5厘米,另外一张面板厚度为1厘米,制作成本自然就相差很多了。

    对于不同材质的辨别,还是需要多看实物反复比较,看多了不同的材料就会有大致的感觉,然后再结合书本中的介绍去分析对照,如果不结合实践经验而简单的利用书本上介绍的方法作为鉴定依据,是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在购买紫檀家具时,一定要先问清楚家具材质的名称和产地,以及家具的用料比例情况(是全部使用了一种材料还是掺杂了其它材料),然后再了解市场行情比较价格的高低,正式购买时也需要在购物单中让商家详细标明以上内容,这样,如果有了纠纷也可以作为一份书面依据,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鉴宝:您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明清时期的老家具收藏与修复多年,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请问针对喜欢收藏购买紫檀老家具的朋友,您有什么建议或提示?如何鉴别紫檀老家具的投资与收藏价值?

    伍炳亮:在购买收藏紫檀老家具的过程中,评价一件家具的相应价值应该结合以下几点:

    第一:“型”和“出处”,这两点在老家具的价值评鉴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型”是指应研究一件家具是否型制独特、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在“型”的基础上,再进而鉴定它的出处,若出自宫廷、王府或名家设计制作的经典家具,其身价自然不凡。需要提醒的是,我说的出处不是听卖家讲故事,而是结合其工艺水平、造型风格和纹饰特征来慎重研究考据家具的出处。例如2003年在香港拍卖过一套12扇紫檀屏风。此屏风雕工jīng湛而且在雕刻常见的祥云纹饰时能匠心独运,图案造型组合中显现象征如意、灵芝的寓意,仅从型制而言便堪称极品了。另外,这件屏风的出处也令人艳羡,此屏风原属清宫御用家具,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时,被英国人掠走,几经易手后辗转被美国费城一位收藏家收藏,随后委托苏富比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拍卖,成交金额高达2300多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典家具拍卖最高纪录。比类似的一般屏风价格高出达十倍。

    第二:“年份”和“工艺”。紫檀木材在明代已开始用来制作家具,后来一直广泛沿用至康熙、乾隆时期。至清中后期及清末民初后,以老红酸枝木材制作家具开始盛行。对于一件紫檀老家具的真实年份,需要结合造型、纹饰和工艺以及家具外表不同部位的风化状态,还有包浆的感觉等等这些方面来分析,相同款式的家具,具体制作时期的不同也会造成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另外,工艺高低也非常重要,因为家具无论是从实用要求、力学结构还是外观形式的准确把握上都需要倚仗优异的工艺来传达,同样的紫檀材质,工艺的高低不同也会使得价格迥然不同。

    第三:“材质”。收藏购买的老家具是否采用名贵材质,也是影响一件家具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一件卖家声称的老紫檀家具时,更要冷静,结合纹理、sè泽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卖家如果许可,可以选择不起眼的位置用小刀刨去一小块木材表皮,然后用棉球沾酒jīng来擦拭刨过的地方,如果棉球显示为紫sè则为紫檀,这也是多种鉴定方式中的一种。

    总的来说评估一件老家具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应该从“型”、“年份”“出处”、“工艺”“木材”等等多方面去综合鉴定评估。其间的各种关系往往是互为表里、相互影响的。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大家在收藏购买紫檀老家具时不要抱着捡漏的心理。很多朋友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